白癜风诚信医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04/6213625.html高血压和肾脏病密切相关,互为病因和加重因素。各种慢性肾脏病导致的高血压,我们常常称为肾性高血压,其又分为两种: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实质高血压。
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功能减退及罹患心血管病,甚至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压≥/90mmHg时就需要开始降压治疗,血压控制的目标值需根据24小时尿蛋白量来定。
当白蛋白量<30mg/24h时,血压目标值为</90mmHg;
当白蛋白量30~mg/24h或更高时,降压目标值为</80mmHg。
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物如何选择呢?
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降压药物选择优先选用对肾脏具有保护的降压药物,通常,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CCB)、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都可以作为初始选择药物。下面罗列下各类药物作用机制:
1、ACEI/ARB不但具有降压作用,还能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功能的减退,改善CKD患者的肾脏预后。初始降压治疗应包括一种ACEI或ARB,单独或联合其他降压药,但不建议两药联合应用。用药后血肌酐较基础值升高<30%时仍可谨慎使用,超过30%时可考虑减量或停药。
2、β受体阻滞剂可以对抗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激活而发挥降压作用,α、β受体阻滞剂具有较好的优势,发挥心肾保护作用,可应用于不同时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降压治疗。
3、二氢吡啶类和非二氢吡啶类CCB都可以应用,其肾脏保护能力主要依赖其降压作用。
4、对于慢性肾脏病1-3期(GFR>30ml/min)的患者,噻嗪类利尿剂对治疗有效;对于CKD4-5期患者,可用襻利尿剂(如托拉塞米、呋塞米)。利尿剂应低剂量,利尿过快可导致血容量不足,出现低血压或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醛固酮拮抗剂与ACEI或ARB联用可能加速肾功能恶化和发生高钾血症的风险,因此,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醛固酮需慎用。
对于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最难搞定的是终末期肾病,持续透析的高血压患者,这类患者血压难以控制,常常表现为顽固性高血压,需要多种降压药物联合用药。透析的患者在使用RAS抑制剂的时候需密切监测血钾及肌酐的水平。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血容量骤然降低,在这个阶段要避免使用降压药,以免引起严重低血压。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zl/16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