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医院

广东人肾病高发因为爱喝汤


最近,《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四集讲述食疗并用的中华药膳,大半篇幅展示广东人在煲汤时讲究的药膳,草药炖鸭、枣泥山药膏、当归生姜羊肉汤……

但这节目播出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唐亚林就在自己的微博“唐亚林”上发声:

无意中翻到中央台一套综合节目,正在放“舌尖上的中国3”。没看几分钟,一股鼓吹补肺气、生肾精之类食药同源式中医歪理邪说扑面而来,堂堂中央台居然干起了这种伪科学的勾当!殊不知广东人因为喜欢所谓去湿气而煲汤,在汤中乱放中药材,其结果是成为世界上肾病发病率最高的三大地区之一。有这种靠国家电视台背书的鼓吹,真的没治了啊!广东人肾病高发是因为爱喝汤?

据统计,中国慢性肾脏病(CKD)发病率约为10%,即估计有CKD患者约1.2亿。而在广东,全省慢性肾病的人群发病率为12.1%,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本地专家看来,煲汤是当地肾脏病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原因之一。

医院肾病科主任张秋林表示,广东人煲汤讲究“煲三炖四”,即煲汤三个小时,炖汤要四个小时,炖煮时间过长,导致汤中的嘌呤含量非常高,同时因为富含蛋白质,加重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从而增加肾脏负担。

在张秋林看来,随着年龄增长,肾小球滤过率会逐渐降低,因此,老年人喝汤对肾脏的损伤更大,岁数大的人不要过分追求喝汤补身子的做法。

除了老火汤,凉茶也是罪魁祸首之一。张秋林指出,有些凉茶里可能含有朱砂莲之类的中药,长期喝会加重对肾脏的损害;另一方面,有事没事就喝凉茶,苦寒伤气伤阴,也伤肾。

药膳是伪科学吗?

医院中药房主任万晓青说,“现在社会上对药膳的两种极端认知其实都不正确。药膳源远流长,其本身在养生保健预防治疗领域里的作用发挥不容否认,但需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三因制宜’(因人、因时、因地)的原则使用。”

在她看来,唐亚林的看法属于“外行在说内行话”,在自己未知的领域妄下结论难免有失偏颇。另外一方面,随着人们养生保健意识的增强,社会上确实存在不少人群,他们中医药知识缺乏而对药膳又极度迷信而误用伤身,部分原因跟商业不负责任地推动有关。

“药膳对机体的良好调节作用不可否认,前提是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懂自己的体质,懂药材的性质,用对药膳是关键。”另一方面,药膳并不是老少皆宜的滋补法宝,“要避免对药膳作用的过分吹嘘夸大,食疗药疗不能取代药物治疗。”万晓青说。

煲汤喝汤必知9个点

1.煲汤别超2小时:一般肉类1.5小时,鱼肉30分钟,骨头2小时,中药40分钟。(煲汤越久越好?)

2.煲汤食材别太复杂。

3.肉汤起锅前再放盐,味更鲜。

4.熬汤不用太选锅,熬出的汤营养没差太多。

5.煲汤最好用冷水。

6.煲汤不要乱用药材。

7.煲汤要汤和料都吃。

8.喝汤别趁热。

9.三类人喝肉汤要注意:痛风病人、糖尿病患者不喝浓汤,老年人别刻意追求汤补身,小孩喝汤要吃肉。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注意:如果需要调理,最好咨询下中医师,“药食同源”的食物也要注意用量。

(来源:钱江晚报、健康时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

顺手点个赞,今晚喝碗清汤压压惊!

赞赏

长按







































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专科比较靠谱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zl/139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