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者需要做的检查项目有很多,可是化验单出来之后医生常常只是扫一眼,然后告诉你没啥问题,或者告诉你接下来要做哪些检查和接受哪些治疗,很少会解释化验单上那些数字的意义。
今天咱们来聊聊化验单上的数字到底表示什么。
一、尿常规
尿常规最好取晨尿中段,也有医生喜欢先让患者将晨尿排尽,取第二次尿的中段,都是可以的,都是为了减少人为的尿液污染,取得更能反映人体情况的尿液。
尿常规需要重点查看这么几个项目:蛋白质、红细胞、潜血(隐血)、葡萄糖、酮体。
①蛋白质
这个大家很熟悉了,就是所谓的尿蛋白,出现“+”就表示有了尿蛋白,从“±”到“++++”表示情况越来越严重。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其他项目都正常,只有单纯尿蛋白,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肾脏病,而是生理性尿蛋白,比如由饮食、运动或体位等问题造成的尿蛋白,这种尿蛋白一般没有危险,而且会很快自行痊愈。所以,单纯性尿蛋白医生常常会让你过几天再查一次。
如果是病理性尿蛋白,一般就要考虑肾脏病的问题了,可以考虑肾小球受损和肾小管受损两种情况,前者常常伴有尿潜血(隐血),并且一开始漏蛋白量比较少;后者一般没有潜血(隐血),并且漏蛋白量一开始就比较多。
②红细胞(高倍视野)
正常情况下,高倍视野下的尿红细胞不应该超过3个,否则就被称为血尿,如果红细胞含量过多,导致尿液颜色加深,则被称为肉眼血尿。
血尿和尿潜血(隐血)一样,都表示感染的存在。
③潜血(隐血)
潜血和隐血只是叫法不同罢了,都是红细胞破裂后释放出来的血红素。
潜血和蛋白质一样,都以“+”表示,它反映的是感染的存在。
如果出现尿潜血阳性,通常要考虑四个方向:一是尿路感染,二是囊肿或结石,三是肾小球肾炎,四是恶性肿瘤。但如何是伴随着尿蛋白一起出现的,则优先考虑肾炎。
潜血的危害看上去比尿蛋白小得多,但如果是肾炎引起的,则转阴难度相对较大。
④葡萄糖
尿葡萄糖也叫尿糖,也是用“+”表示的。
糖尿病患者固然会出现尿糖,但有时候没有糖尿病史的肾病患者也会出现尿糖阳性,这种情况就需要考虑肾小管间质损伤了,因为葡萄糖应该由肾小管重吸收,但如果肾小管受损,就可能导致葡萄糖进入尿液形成尿糖。
⑤酮体
尿酮体是一种比较危险的信号,它通常意味着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突然加重,这可能是腹泻、发烧等情况引起的,一般需要进行小剂量胰岛素滴注,如果情况不严重,也可以喝点淡盐水。
尿酮体和尿糖一样,也是由肾小管重吸收,所以当没有糖尿病史的肾病患者出现尿酮体阳性时,也要考虑肾小管间质受损。
二、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如果查出尿蛋白阳性,医生往往会建议患者再做一个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尿蛋白阳性只能反映尿中蛋白质的存在,但并不能反映出具体漏了多少蛋白质,而24小时尿蛋白定量则可以。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情况应该在0.15g/24h,超过1g/24h就比较危险了,如果大于3.5g/24h,就被称为大量尿蛋白,是肾病综合征的判断依据之一。
另外,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化验单上常常还有尿量,这也是比较重要的指标。一般正常人的尿量应该是每天-ml,如果少于ml/24h,则被称为少尿,少于ml/24h,则被称为无尿。
少尿和无尿常常出现在慢性肾衰竭患者身上。
三、肾功能
肾功能检查一般包括这么几项:肌酐、尿素氮、尿酸、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等。
①肌酐
肌酐大家太熟悉了,这是肌肉的代谢产物,在肾脏滤过,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以前,临床上多用肌酐值来判断肾脏病的分期,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肌酐超过就是尿毒症”的说法。
但实际上,肌酐值只是反映血液中肌酐的浓度,并不能精确反映肾脏受损的程度,而且由于肾脏病有一个“慢加急”的情况,所以肌酐升高并不能表示一定进入了尿毒症期,这个我之前的文章已经说过了。
肌酐作为一种小分子物质,目前最有效的清理办法就是血液透析,只不过在透析时机上,有些医生的做法比较偷懒,在肌酐刚刚超过并且没有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时候就开始透析,导致患者陷入了透析依赖的陷阱,出现了很多悲剧。
当然,由于“透析能够降肌酐”的说法非常深入人心,导致很多人自行推论出“只有透析才能降肌酐”的说法,医院建立血液净化中心的决心。
②尿素氮
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它的作用和排泄方式与肌酐几乎一模一样,但由于肌酐名气实在太大,所以尿素氮一直生活在肌酐的阴影之下,常常被人忽略。
③尿酸
尿酸的名气并不比肌酐小多少,它是嘌呤代谢的产物,也是通过肾脏滤过,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实际上,尿酸比肌酐更灵敏地反映出肾脏受损的情况,肾脏一旦受损,肌酐不一定会升高,但尿酸却很可能会升高。
但我们之所以没有将尿酸作为肾脏受损标志物,是因为除了肾脏受损之外,能够导致尿酸升高的原因还有很多,尤其是饮食。
④β2微球蛋白
β2微球蛋白是一种非常好的标志物,可以清晰反映出肾脏损害发生在肾小球还是肾小管。
这是因为β2微球蛋白可以从肾小球中自有滤过,99.9%在肾小管重吸收,并且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被破坏分解,基本不会进入尿液。
所以,一旦尿液中的β2微球蛋白升高了,就可以考虑肾小管受损;若是血液中的β2微球蛋白升高了,则可以考虑肾小球受损。
⑤胱抑素C
这也是一个无名英雄。
胱抑素C只能经过肾小球滤过,并且被肾小管重吸收,但重吸收后会完全代谢分解,不会重回血液,所以其血液浓度完全由肾小球决定,不受任何其他因素的影响。
因此,胱抑素C是最佳的肾脏受损标志物。
⑥同型半胱氨酸
这个大家可能很陌生,没错,那是因为它并没有什么卵用。
虽然同型半胱氨酸99%在肾脏代谢,但如果摄入的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等微量元素不足的话,也会导致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所以它在肾脏病的检查中只能扮演配角。
赞赏
长按共抗白癜风你我同行沈阳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yy/1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