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怎么治疗白癜风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5月19日,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召开。隆重表彰为上海科技创新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我院何立群教授领衔完成的“清化祛瘀法防治慢性肾脏病的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项目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同时,我院陆灏教授领衔完成的“名中医蔡淦教授“治脾以安五脏”学术思想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项目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何立群教授领衔团队立足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力求做到中医临床实践和基础理论研究完美结合,对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提出新的看法,创制了治疗慢性肾脏病疗效显著的系列方药并开展了系统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丰富了临床治疗慢性肾脏病新治法、新方药,反映了目前肾脏病诊治的新水平和新进展,将对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的学术发展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陆灏教授领衔团队继承全国名中医蔡淦教授学术经验,分期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和创新成果:创制健脾清化方,“健脾清热”法治疗糖尿病,“健脾活血通络”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提高了本类疾病防治水平,并揭示其关键靶点。
获奖项目展示
一等奖获奖项目
项目名称:《清化祛瘀法防治慢性肾脏病的理论构建和临床实践》
完成人:1何立群,2沈沛成,3李屹,4张昕贤,5陈刚,6唐英,7曹和欣,8杨雪军,9王杰,10张新志,11邹赟,12侯卫国,13蒋宇峰
项目简介:
一、例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慢性肾脏病的关键病机为“瘀血湿热”。围绕慢性肾脏病各类致病因素,收集例IgA肾病、例CKD1-4期、例CKD2-5期、例社区血尿患者,通过对中医证侯和临床资料的数据挖掘分析,提出“瘀血湿热”是加重慢性肾脏病CKD进展的核心病机,并贯穿于发病全过程。创立了疗效确切的慢性肾脏病中医辨证优化方案与系列方药:抗纤灵方、健脾清化方、肾衰冲剂、四蚕方和固本通络方。创建了病、证、法、方、理完备的“清化祛瘀治肾病”学术思想体系,完善和丰富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理论,为提高慢性肾脏病疗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具有中医特色全过程管理精准个体化防治IgA肾病和慢性肾脏病体系,引领和规范慢性肾脏病中医辨证和诊治实践。通过循证研究,不断优化IgA肾病和慢性肾脏病规范化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反复验证“虚、瘀、湿、风”病、证、方结合防治IgA肾病和慢性肾病的临床优势,疗效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例肝肾阴虚型重症IgA肾病前瞻性临床研究,应用优化中医辨证方案,强的松龙和科素亚为对照组,观察6个月,显示中医辨证组能显著改善中医临床证候,降低蛋白尿,提高GFR,降低IgA肾病风险指数。长达十年的IgA肾病随访,发现单纯镜下血尿型IgA肾病并非肯定预后良好,出现高血压、肾间质病变提示预后差。例慢性肾脏病(CKD1-2期)蛋白尿中医优化治疗方案验证和推广应用研究,例脾虚湿热型慢性肾脏病(CKD3期)临床前瞻性双盲研究,分别观察6个月,研究结果中医辨证治疗组和健脾清化方显著改善中医症候、降低蛋白尿,改善肾功能。
三、构建防治慢性肾脏病的体内外研究平台,明确中医药防治机制。建立慢性肾脏病免疫炎症评估模型、疗效预测模型,从肾脏血液动力学、氧化应激、细胞因子和免疫炎症等分子生物学等角度系统揭示“清化祛瘀”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抗肾纤维化调控新机制:1、下调NF-κB和PI3K-Akt-mTOR信号通路抑制Smad2/3基因敲除小鼠肾纤维化;2、抑制FSGS大鼠肾脏白介素及影响因子过度激活,调节CD4+/CD8+比值和细胞免疫因子,从而抑制免疫介导的炎症损伤导致肾纤维化等。
建立临床科研一体化研究平台,形成基于临床促进科研转化和理论创新的中医药研究摸式,引领中医肾病学科发展。牵头制订慢性肾脏病辨证分型和疗效评价的行业标准,制订肾病诊疗指南2项,中医临床路径2个。慢性肾脏病中医诊疗方案在全国80余家单位推广,来自海内外约20个国家和地区获益,就诊人数累计超过万人次,发表论文篇,总被引用次,他引次,发表英文文章43篇,其中SCI收录35篇,总影响因子93.,单篇最高9.66,被引用次,专利授权5项,获得各类奖项10项,成果转化1项,培养硕博士近百名,主编专著8部。
三等奖获奖项目
项目名称:《名中医蔡淦教授“治脾以安五脏”学术思想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应用》
完成人:1陆灏,2蔡淦,3陶枫,4李俊燕5陈清光,6徐隽斐,7朱蕴华
项目简介:
目前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位居全球第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本研究团队在“治脾以安五脏”学术思想指导下,继承全国名中医蔡淦教授的临床经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制定了以“健脾”为基本治则的系列方药,分期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获得创新成果如下:
1.以“健脾清热化湿”为治则,制定了健脾清化方,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运用健脾清化方累计防治例糖尿病前期患者,其中,多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实其明显改善糖尿病高危人群“气阴两虚(脾虚)”中医临床表现,提高了该类疾病的防治水平,并建立了临床规范化方案。
2.以“健脾清化”为治则,健脾清化方及其拆方清化颗粒累计治疗例糖尿病。以72小时持续血糖监测为评估手段,证实健脾清化方可使糖尿病患者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下降50.9%,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下降65.8%,有效减少日间和日内血糖波动,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有效维持血糖稳态。
3.以“健脾活血”为治则,制定了DM方,先后累计治疗例早期糖尿病肾病。其中,多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实,肌酐(Cr)下降60.5%,尿素氮(BUN)下降35.8%,尿蛋白排泄率(UAER)下降68.8%,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有效防治糖尿病肾病。
4.以“健脾通络”为治则,制定了灵异胶囊(虫类药)联合健脾清化方的临床方案,先后累计治疗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其中,多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实,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测,发现患者疼痛分级指数和现有疼痛轻度均明显下降(P0.01),明显改善患者下肢麻木、疼痛等临床症状,有效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5.揭示健脾方药作用新机制。健脾清化方防治糖尿病前期的关键靶点为肠促胰岛素(GLP-1);清化颗粒防治糖尿病的关键靶点为苦味受体;DM防治糖尿病肾病的关键靶点为TFG-β1;灵异胶囊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键靶点为Na+-K+ATP酶。
该项目共发表论文81篇,论文累计被引次,申请发明专利4项,其中,直接相关论文19篇,论文累计被引次,授权发明专利1项。培养研究生65余名,连续举办国家级学习班6次,参会总人数余次,在上海50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应用。研究成果作为中医药综合防治方案的一部分在上海多个社区应用于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干预及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
原标题:《热烈祝贺!我院何立群教授、陆灏教授领衔项目分获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等奖》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mb/18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