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数据显示,全球每10人当中就有1位患有肾脏疾病,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健康问题之一。而CKD早期往往没有临床症状,多数人并不自知,等出现临床症状时则病情已较为严重。那么,哪些患者易患肾脏病,早期症状都有哪些,又该如何进行预防呢?
八类易患肾病的人群
1.65岁以上的老年人
2.吃的太咸、喝水少、常憋尿等不良生活习惯者
3.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患病时间长、血糖长期控制不佳者
4.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血压长期控制不佳者
5.代谢性疾病患者,如肥胖、高血脂、高尿酸等
6.有肾病家族史者,如直系亲属中患有多囊肾等
7.长期服药者
8.妊娠期女性,妊娠期代谢产物增多,肾脏负担增加
CKD的六大早期症状
1.水肿
肾脏具有滤过功能,肾功能不全者,水钠潴留,可引起眼睑(尤其是晨起眼睑水肿)或下肢水肿。
2.高血压
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症状,年轻人,如果出现不明原因血压升高应警惕肾脏疾病。
3.泡沫尿
尿微量白蛋白是慢性肾脏病的早期信号,而持续性微量白蛋白尿或蛋白尿则提示肾损伤。当尿中蛋白、尿糖增多可以出现泡沫尿,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泡沫状,不易消失,应警惕蛋白尿。
4.尿量变化
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在-ml,夜间不排尿或仅排1次。如果经常夜间排尿超过2次以上,且夜间尿量大于白天尿量,则可能预示肾功能不全。
5.贫血
中度以上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常常合并贫血,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
6.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进展至终末期的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常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口臭、皮肤瘙痒等表现。
CKD如何诊断?
KDIGO发布的诊断标准如下:
如何预防CKD?
CKD发生前患者应进行一级和二级预防,以减少CKD的发生,减缓CKD进展。一级预防主要是去除引发CKD的根本原因,防止CKD的发生,包括减少肾毒性药物,控制感染性疾病(如艾滋病,疟疾和链球菌感染),预防肥胖等。
此外,饮食因素作为可改变的风险因素,也应纳入一级预防。如高血压患者钠摄入过多可影响血压控制,加重肾小球超滤。糖尿病患者蛋白质摄入过多可促进CKD超滤。有研究表明,多吃蔬菜水果,减少红肉摄入量与CKD发病率降低相关,但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而二级预防主要是延缓CKD的进展。
参考文献:
[1]Onein10PeopleWorldwideHaveChronicKidneyDisease.Medscape.April21,
[2]Chronickidneydisease.Naturereviewsdiseaseprimers.Nov23;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jb/11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