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种类较多,不同肾病的发展节奏不同,治疗方案也会有差异。但大部分肾病类型治疗都需要慢慢来,谁也不能“一口吃个胖子”。
相对来说,有些病理类型较好,治疗几周或十天半个月,病情能明显好转。但有些肾病需要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好转,逐渐稳定住。
其中有三种类型的肾病,如果发现得及时,尚处于早期阶段,大多可以及时扭转局面:
微小病变性肾病
膜性肾病早期
轻型IgA肾病
微小病变主要是儿童多发的一类肾病综合征类型肾病,典型症状就是“三高一低”,即高蛋白、高血脂症、高度水肿、低蛋白血症,后期部分患者会出现血肌酐升高。
由于对激素比较敏感,多数患者在服用激素搭配免疫抑制剂药物后,病情在十几天大多能得到明显好转,基本上可以控制住。
膜性肾病早期有部分患者可以自愈,大约占到30%—40%。剩余患者早期就有大量蛋白尿,及时进行炎症抑制治疗,一般可以将蛋白降到1g以下,一般半年时间处于观察期,稳定后,肾衰竭风险较小。
轻型IgA肾病控制好蛋白尿和高血压,同时配合低盐、低蛋白饮食,大多数肾友可以维持在肾病3期,而没有明显恶化。
积极治疗后指标可以降下去,但长期维持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预防病情复发,肾友们还要注意这两方面:
药要一点一点减
俗话说饭要一口一口吃,同理,药要一点一点见。当各项指标下降后,病情趋于稳定,不少肾友想到的就是停药,终于可以不用每天吃那么药了。
但减药却不是一瞬间的事,马虎不得,需要评估病情的可能存在的变化及预后的情况,所以很多患者不能马上停药。
尤其是服用激素的患者,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停药及复发的情况,一方面可能存在药物依赖性,另一方面就是减药时机不成熟。要巩固治疗结果,就要耐心,缓慢减药是让肾脏有个适应的过程,才可以保持病情稳定。
饭要一口一口吃
肾病往往要求严格的饮食控制,对很多肾友来说难以适应。以前每天大鱼大肉的,现在要计算着吃,可能吃了鱼就不能吃鸡了,喝了奶就不能吃鸡蛋了。
但其实不少肾友对肾病饮食原则理解有偏差,我们常说的“五低一高”的原则就是健康的饮食原则,普通人也需要遵守,才更有助于肾脏健康,并非只是针对肾病。但肾友们肾功能受损后,考虑到尿蛋白、水肿等各种症状及对肾功能的影响及病情的预后,往往需要比普通人更严格,治疗才能更有效果。
除了日常管理和用药管理,肾友还要定期复查,多观察自身状况,长期保持病情稳定不成问题。
(注:文章图片来源见水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zl/18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