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那个人用“一凹一凸”两根木头咬合而成搭建第一个地上房屋时,他不会料到这个被后来人称为“榫卯”的结构,在之后的千年里逐渐演化为“斗拱”,变着花样让一座座精巧恢弘的建筑——宫殿、庙宇、民居....在中国的土地上绽放。他们看似不尽相同,然而却用着同一种构建,同一套核心理论构建而成,其中蕴含的古人智慧,是生活在钢筋水泥里的我们,所无法想象的。从上往下,依次为:唐佛光寺斗拱、宁波保国寺藻井斗拱江西民居斗拱唐代的豪劲、宋代的醇和、明清的羁直,不仅仅反映在字画、器物、文学之中,更在一座座古建筑里无声地诉说。
古建筑里究竟藏着多少古人的智慧?
我们建筑是如何从泥土与树干
一步步演变成如今的模样?
我们能从建筑里挖掘到多少时代的信息?
今年,艺旅特推,由从事古建研究与保护多年的专家老师,从山西到岭南,从中国到日本,带你探秘木头里的智慧。这一站——我们去往山西,循梁思成、林徽因之路,寻访中国大地上为数不多且最值得一看的唐宋元木构古建,细细品味顶尖佛教艺术遗存,这是一条古建朝圣之路,亦是一条初识古建的必行之路。
01
同行讲师
张永波
古建筑、佛教造像
从事正定文保工作、古代文物建筑、佛教造像壁画艺术研究和相关讲解培训,在《文物春秋》、《文物建筑》、《中华遗产》、《华夏地理》、《河北画报》等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十多篇。年受中国国家文物局文物交流中心和台湾佛光山邀请参加“以法相会---山西宝宁寺、河北毗卢寺明清水陆画展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02
行程亮点
?专业讲师:从事多年古建研究、考察和保护工作的老师带队游学,专业解读、全程面对面零距离交流
?三天游走中国古建最精华:朝圣仅存“三座半”的唐代木构中的两座——佛光寺、南禅寺;走入现存最多的宋代木构群——隆兴寺,对比学习中国古建最精华的之处
?不只是古建:唐代彩塑、宋朝佛造像、元明壁画,多个角度还原唐宋元明的审美工艺及社会生活
?拒绝走马观花,行前行后提供丰富的增值知识服务:
提供行前手册,更直观了解本次游学点信息
行中适时安排老师进行本次行程的概括总结
游学完成后,助教将根据行程总结资料提供知识手册1份
03
行程具体安排
*行程支持私人定制
有任何问题,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zl/16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