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医院

我们一定有悠久且光明的将来记南日岛


寒假白癜风患者出游要注意什么 http://m.39.net/disease/a_6188432.html

前言:

请记住人类历史上璀璨的“星光”,也为记录这个时代闪耀着精神之光的人。以“先生”之称谓,致意知识、文明与精神,并希望他们能成为今日之“时尚”。

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鲁迅

我不过是没有虚度此生---杨绛

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李大钊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

谁似先生高举,一行白鹭青天---顾随

中国人的身上,有其他任何民族没有的,难以言喻的东西,那就是温良。

温良不是温顺,更不是懦弱。温良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同情,和人类智慧的力量---辜鸿铭

正文:

陈志翱,字绍唐,年生于莆田南日岛云万村。年元旦病逝于福建永安。享年59岁,遗骸后迁葬故乡南日岛祖坟中。

贫寒家境,勤奋好学

陈志翱年仅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经人介绍到莆田哲理中西学校普鲁士家当女佣,他随行到校接触文化教育环境。他幼年好学,母亲供不起他进学堂念书,他就徘徊在学校课堂窗外,聆听教学,学得许多文化知识。他的求知精神感动了普鲁士,普让他免费入室听课,使他成为哲理中西学校首届6位学生中的一位。年毕业时,他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其中尤以数学成绩尤为突出。为此,毕业后即被母校和莆田官立学校同时聘为数学教员。   追求知识救国,独身飘洋过海   晚清时,我国科学技术处在愚昧、落后状态。列强联军侵华,百姓生灵涂炭。特别是年,父亲到上海昆山中西学校攻读数学时,看到上海租界公园门口悬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中华民族蒙受的奇耻大辱,更激起了他学好知识,救我中华的爱国热情。光绪31年,他向一位叫詹××的美国传教士借了部分盘缠,独身一人远渡重洋,作为莆田第一位攻读科学知识的留学生到了美国。他先后进入波士顿大学和俄亥俄州伟士林大学专攻物理、化学两学科。   异国求学,勤工俭学   踏上举目无亲的美国国土,为了生活和学习,他首先就得寻找工作,挣钱维持日常费用。在漫长的5个多年头的留学期间,冬天,在人们还在甜睡的清晨,他就得早起为东家生好火炉,然后到那寒风刺骨的室外,铲清周边行道上的积雪;夏天,则要早起为东家浇花、管草场;假日,为了多挣几个钱还债和补充生活、学习费用,还得赶到餐馆洗碗、刷碟、端盘子。只有在工余,才能静下心来找资料、读书、写论文,一刻不得放松。   洋人挟恨传凶讯,孝子尽心回祖国   宣统二年,他取得物理、化学硕士学位。原打算继续深造,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他突然接到普鲁士讹称“母病危,速回”的告急凶讯。面临继续学业和回国事母不能两全的考验,先父万分痛苦。他是一个深受家族传统孝道教育的孝子,孝敬长辈是他断不可违的美德。好在当时辛亥革命成功在即,祖国正大量需要像他这样在国外取得高深科学知识的人才回国报效,况且这也符合他昔日留洋深造,科学救国的理念。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当他不顾一切,日夜兼程赶回故乡后,方知母亲早已病故,家中为了让他安心学习,长期瞒着他。母故多年,普鲁士却骗他放弃学业,匆匆回国,使他既悲痛,又愤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先父的遭遇不足为怪,前不久我国视频上就播放过我国留学生曝光外国洋人深怕中国崛起,中国留学生,特别是在国外学习高尖科学的留学生,他们稍有成就,就不得安宁。先父的遭遇正是活生生的证据。   执教鞭勤勤恳恳,平凡中建树功勋   宣统三年(年)回国后,父亲历任南京汇文女子大学理化教师兼南京求实学校英语、数学教师,上海大夏大学物理化学教授。民国四年,经萨镇冰的举荐,历任南京、吴淞、烟台、马江海校理化正教官、高级科学教官兼南京海军总司令公署火药化验员,并因教学和火药科研工作立有殊功,获得大总统“二等文虎勋章”壹枚。   侵略者觊觎“牛肚港”,保疆土足见赤子心   陈志翱是一位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爱国志士。文革期间,福州西湖博物馆阶级教育展览馆中曾经展出一份全国解放初期缴获的洋人偷摄的“莆田南日岛牛肚港”的影印展件。就是在他的干预下“牛肚港“才没有落入洋人之手。   救民水火分文不取,建坝办学造福桑梓   陈志翱的一生当得起“为国为民”四个字,故乡南日岛的老人回忆起先父仍然感慨万千。   ~年间,在中共第一次国内革命失败的同时,南日岛也发生了两起农民暴动事件:驱逐区长郑世美;打死继任区长邱仁杰夫妇。先父应家乡人民代表的要求,把海校工作以月资80元大洋的报酬请同事李志翔教官代课,毅然回到故乡,利用自己的声望,极力说服率兵“镇反”的林寿民连长,避免家乡人民可能遭到的一场血腥屠杀。   故乡人民的灾难虽说已经避免了,但是他没有马上离开南日岛。尽管他回乡时为了方便工作,挂着“南日岛岛务局”的官牌。但是他既没有公款补贴,更没有向乡民收取分文办公用款。反之,从海校工作雇人代课到一行人的工作经费开支完全是他个人负担。凡是对国家、对民众有益的事,他都会想尽办法自己出资办。他十分   匪巢劝善,险送性命。   先父在南日岛办事年间正处于军阀混战、无政府状态的时期。百姓原本贫困,加上许多人染上赌博、吸毒等恶习,盗匪蜂起,其中尤以东半岛的“白沙洋”红久海盗团伙最为猖獗,影响极坏,不但岛民出岛安全没有保证,连先父本人有一回在回海校途中也在海上遇盗,钱、随带物资、连身上的衣着、手上的名印戒指也被一扫而光。回岛后群众纷纷猜测,这伙匪徒准是岛上知情者,否则赃官遇盗,必被推下海喂鱼无疑。父亲伤心透了,于是动起了深入匪巢、劝说匪首红久改邪归正的念头。然而,匪首红久贼心不改,居然拔枪企图杀害父亲。幸亏被当地的一名开明绅士杨善本打掉手枪,子弹落在红久自己脚前,先父才幸免被杀。不久,他又回到海校复课了。   海校内迁,功臣落难   抗战时马尾海校内迁贵州桐梓。先父的肾病、糖尿病已经严重复发,本不该单身随校行。然而,为了还清当年为南日岛人民买船的高利借款,只好拖着病躯登程。然而,一到达桐梓身体就支持不住了,医院治疗。停止教学,薪金也停发了。在绝望中,年7月,他的早年学生温起凡(铁道中将参谋长)到医院看望他,得知他的困境,资助他回闽路费,并托人护送他老人家回福建永安。年元旦清晨,在永安大湖的一座破祠堂中,父亲潦倒逝世。   子弟缅怀苍天鉴,薪尽火传待正名   先父一生清白其实只是个无党无派的科学教书匠而已,且故去时仍是国共合作期间。全国解放后,先父被误会定性,故宅改造。文革期间,先父作为旧海军教官,免不了骸骨要被那些无知的红卫兵从坟中挖出集埋的。年清明节陵墓修复时,他的学生福大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林崾民和人民解放军海军离休干部(爱国海军史研究会副会长)陈书麟两位同志在他的陵墓碑石上的颂词中刻道:   “陈志翱老师对于培训旧海军和科技队伍的人材有很大贡献;对于新中国人民海军的建设和祖国社会主义的‘四化’建设,以及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和振兴中华都有一定影响”。

在网上能找到的唯一故居图片:位于鳌峰坊中段南侧,前临坊道,背倚于山坡,西邻三民中学(今福州师范校址)。

分享南日岛旅行,重温南日岛记忆,书写南日人故事。

图文投稿: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yy/1563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