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医院

降尿蛋白治肾病的新药可能即将诞生肾友


在慢性肾脏病学建立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已经有三类药物取得了巨大成功:

(1)上世纪50-80年代发展起来的免疫抑制剂;(2)80年代到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普利/沙坦类药物;(3)年至今新兴起来的列净类药物。这三类药物已经、或是即将为肾病朋友做出重大贡献。但是有一类药物在肾内科的地位就比较尴尬了:可以降低尿蛋白,但副作用却令人顾虑。很多时候,它们的治肾作用和副作用同样明显,很难进入肾病治疗一线。这类药物就是盐皮质受体拮抗剂。目前应用于临床的盐皮质受体拮抗剂,只有令人又爱又恨的螺内酯以及依普利酮,但更好的新药即将发布。盐皮质受体拮抗剂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这个“伤肾链条”中,普利/沙坦用于阻断血管紧张素,而盐皮质受体拮抗剂则用于阻断住在隔壁的醛固酮,从而起到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如果说普利类药物和沙坦类药物是亲兄弟,那么它们与盐皮质受体拮抗剂就是表兄弟。令人头疼的副作用无论是亲兄弟还是表兄弟,它们都可以降低尿蛋白,但也都有两个副作用:1.降低肾小球滤过率2.升高血钾表兄弟的升血钾副作用尤甚,更令人担心。血钾高了,心脏都可能会罢工。有研究试验普利/沙坦联用螺内酯,或是联用依普利酮。结果不愧是表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尿蛋白降低了一半以上,但多数患者因血钾太高而停止了治疗。尽管患者在用药时采取低钾饮食并服用降钾药物,但血钾控制仍不理想。此外,螺内酯可阻断雄激素/孕酮受体,导致男子乳房发育,依普利酮疗效较低,进一步限制了它们的临床应用。尽管现有的两种盐皮质受体拮抗剂治疗肾病很让人担心,但无论如何,效果是有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显示,螺内酯治疗1年,可使尿蛋白降低52%。有如此显著的效果,盐皮质受体拮抗剂自然不会被放弃,会涌现出更多新药。新药Finerenone,能否成为“治肾药”?正在试验中的Finerenone,被称为第三代盐皮质受体拮抗剂。用更小的剂量,便能达到螺内酯和依普利酮同样的肾脏保护作用。首先试验的是合并糖尿病的肾病,2期试验显示Finerenone表现出了更强的疗效和安全性。Finerenone治疗合并糖尿病的肾病能否成功,要看它上市前的最后一项试验:年开始的3期临床试验FIDELIO-DKD研究结果,多数学者预测试验会取得成功。该研究已经完成,研究结果将在近期年美国肾脏病年会上(年10月23日)首次公布。本账号会跟踪报道,让我们拭目以待。

肾友们如果有具体的肾脏病问题,可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sy/1316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