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的肾脏受损者,属于轻中度蛋白尿:尿蛋白和水肿都不起眼,却依然能损害肾功能、引起肌酐升高。
这2/3的肾友,大部分属于IgA类型。
IgA严重吗?
虽然外观看上去不严重或是和正常人一样,尿蛋白也不是很多。
但是随访数据显示:肾穿刺确诊的IgA中,每隔10年就有20%的人进展到终末期,最终约一半患者在有生之年进入了透析。
IgA具备一个合格杀手的素质:不张扬、不搞大风大浪、不引人注目,每天默默地坚持磨刀,以数十年如一日的恒心和毅力,有条不紊地逐步残杀肾功能。
这种在隐蔽中透着狠辣的作风,源自于它的战场位置——远离血管。
而IgA肾病的入侵之地在血管壁之外,在肾脏的系膜区——攻击这里,较少波及血管和血管内的蛋白质、漏蛋白少,却一样能损害肾功能。
也就是:同样的尿蛋白水平,IgA比其它肾脏改变类型更加严重。
换句话说就是:
IgA,比其它的类型更怕尿蛋白
这几天,第16届国际IgA肾联盟研讨大会(年9月21日开幕)正在进行中。会议期间,RichardLafayette教授给我们展示了一项IgA与其它类型的对比:
横坐标是不同的尿蛋白水平,纵坐标是肾功能下降速度。柱子越高,说明肾功能下降越快。
黑蓝色的深色柱是IgA,另两个是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膜性。
可以看到:虽然和其他类型一样,IgA的24小时尿蛋白越多,肾功能下降越快。但是尿蛋白在1.0至5.0g时,IgA的肾功能下降得更快。
同是尿蛋白1g,膜性在20年后,肾功能可能还可以维持;而IgA,大概率已经开始了透析。
IgA的发病人群主要是年轻人,10年或是20年的肾脏生存时间不够用。
所以只要你年龄还没到70岁,就一定要把尿蛋白控制到0.5g以下(0.3g以下更安全),确保有生之年肾功能够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mx/17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