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往往导致肾脏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它让肾脏不能正常地过滤血液,导致身体里的毒素和水分不能排出,引起各种问题。
慢性肾病的治疗主要是找出导致肾脏坏掉的原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然后用药物控制它们,同时还要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防止肾脏进一步恶化。如果肾脏已经坏到一定程度,就需要用机器来帮助肾脏过滤血液,或者换一个健康的肾脏。
在慢性肾病的长期治疗中,有四大类药物是必不可少的:
一是针对病因的药物,比如说如果你是因为糖尿病导致肾脏坏掉的,那么你就要吃降血糖的药物,控制好血糖水平;
二是针对并发症的药物,比如说如果你因为肾脏坏掉而导致心脏也不好使了,那么你就要吃治疗心脏的药物,保护好心脏功能;
三是降血压和降尿蛋白的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延缓肾脏功能的下降;
四是保护肾脏的药物,这些药物可以修复或者预防肾脏受到的损伤,比如说有些中药里面含有大黄成分、冬虫夏草成分就有这样的作用。
虽然,慢性肾病患者的治疗方案是长期使用的。但是,当患者出现以下五种情况时,就应该更换治疗方案,以防止病情加重。
1.尿里面蛋白尿升高
尿里面有一点点蛋白质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太多了,就说明肾小球过滤血液的能力下降了。尿里面有多少蛋白质可以用一个指标来表示,叫做尿蛋白/尿肌酐比值(UPCR)。正常人的UPCR应该小于0.2g/g。
如果你长期治疗后发现自己的UPCR突然升高了,并且超过了0.5g/g,那么说明你之前用的治疗方案已经不够好了,需要换一个新的方案。
如果你原来没有用降尿蛋白的药物,那么新的方案里面就要加上这类药物。比如说来氟米特、雷公藤多甙片和吗替麦考酚酯等,这些药物可以减少尿里面的蛋白质,保护肾脏。
如果你原来已经用了降尿蛋白的药物,那么新的方案里面就要换一种降尿蛋白的药物。比如说如果你原来用的是来氟米特,那么可以换成雷公藤多甙片或者吗替麦考酚酯,或者反过来。
在换方案之前,要先做好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导致尿蛋白升高的可能,比如说有时候感冒、发烧、运动过度等也会让尿里面有更多的蛋白质,这是暂时的现象,不需要担心。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mx/17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