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pf.39.net/bdfhl/140105/4322207.html控制血糖的观念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
以前是认为不重要,听之任之;然后发展到大家都认为很重要,需要积极强化干预;再到现在,专业人士开始考虑是否所有患者都适合强化治疗及干预。
这三个阶段反映了人们对糖尿病认识和治疗不断深入探索的发展过程。笔者就强化治疗这一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者: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王建华
来源: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什么是“糖尿病强化治疗”
“糖尿病强化治疗”一般是指在密切监测血糖的前提下,采取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DI)或胰岛素泵(CSII)治疗,使糖尿病患者全天候的血糖严格控制在基本正常的水平。
从广义角度讲,使用口服降糖药物使血糖严格控制达标,也属于“糖尿病强化治疗”的一种。
会长解读——这两句话可以这么理解:只要是在足够频率、科学的血糖监测基础上使用药物来让你的血糖值严格达标的,就属于“糖尿病强化治疗”
“强化治疗”有哪些益处?
上世纪末国际上完成的几项大型临床研究,如DCCT(糖尿病并发症试验,研究对象是1型糖尿病患者)和UKPDS(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是2型糖尿病患者)。
研究表明:“强化治疗”能够有效防止或延缓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及神经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近期的研究证实,对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intensiveinsulintherapy,IIT),可以消除“糖毒性”,明显改善和修复患者胰岛β细胞的功能,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停用一切降糖药物,仅靠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便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并维持数年之久。
会长解读——这是告诉大家“强化治疗”对防止或延缓眼病、肾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有效,尤其是对初发的2型糖友,部分患者可以停用药物,并维持数年之久,这就是传说中的“逆转糖尿病”,注意!这不是“治愈”,但是对糖友来说,也足够诱惑了!
“强化治疗”的局限性和潜在风险
大量的证据已证明:“强化治疗”可以显着减少糖尿病人的微血管并发症。
然而到目前为止,对于“强化治疗”能否减少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如心肌梗塞、脑卒中、下肢血管病变等)的发生率,由于缺乏足够的证据,争议颇多,目前尚未达成共识。
而且,胰岛素强化治疗所带来的肥胖以及低血糖风险的增加,对糖尿病人(尤其是老年患者)是极为不利的,因为一次人为的严重低血糖事件,足以抵消其一生维持血糖正常所取得的益处。
会长解读:这段是说“强化治疗”也不是万能的,对于心梗、中风等大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是否有效,目前还没有结论。而且强化治疗会造成肥胖,最可怕的是增加了低血糖的风险,要知道,低血糖处理不当是会死人的。
“强化治疗”并非人人皆宜
“强化治疗”只是一种治疗手段,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减少糖尿病人的慢性血管并发症。然而,本世纪初公布的ACCORD研究(控制糖尿病心血管风险研究)却给强化治疗泼了一瓢冷水!
该研究显示:强化降糖非但不能减少心血管疾病(CVD)事件的发生,反而明显增加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
然而,几乎同时公布的ADVANCE研究(强化控糖与糖尿病血管转归研究)却得出了与之相反的结论。究竟孰是孰非,一时间莫衷一是。
随后专家们对这两项结论截然相反的研究分别进行了深入剖析,发现ACCORD研究入选的病例都是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这些病人在入组前就是心血管高危的病人或已经存在心血管并发症,对这类病人实施强化治疗,非但心血管获益有限,相反,低血糖反而会增加这些老年高危病人的心血管病死亡率。
ADVANCE研究入组的病例,则多是些病程较短、相对年轻、心血管病风险较少的患者,强化治疗之后,其心血管死亡率并未增加。
因此,目前学术界对强化治疗的态度,既不是全盘否定,也不是盲目滥用,而是主张因人而异。
具体说来,强化治疗适用于早期的没有严重心血管风险者的轻症患者,通过严格控制血糖,一方面保护和修复患者胰岛β细胞的功能,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微血管并发症;
反之,对有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患者、预期寿命不长的终末期危重病人、高龄患者以及有严重低血糖风险者,均不宜采取强化降糖治疗。
会长解读:这么大段的文字,用不严谨的大白话来表达就是——“强化治疗”适合相对年轻,病症较轻的糖友。看来,控糖也要趁早啊!
如何把握好强化治疗的“度”
前面讲了,强化治疗不能随便滥用,一定要选择适宜的对象。此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强化治疗的控糖目标
过去强化治疗的控制目标一般是: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根据新近的一些循证医学研究成果,特别是考虑到低血糖会导致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增加,目前,业内学者大多主张HbA1c控制在7.0%即可,而不是越低越好。此外,还要注意平稳降糖,减少血糖波动,做到血糖“安全、优质达标”,从而做到效益/风险比的最大化。
2、强化治疗的时机
对于适合强化治疗的患者,强化治疗宜早不宜晚。因为治疗过晚,且已经出现了心脑血管并发症者,对治疗的获益就远远不如没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而且,也错过了修复和逆转胰岛功能的最佳时期。
3、强化治疗的疗程
目前还没有标准疗程,短期强化治疗,一般在两周左右。另有研究提示,胰岛β细胞功能修复需要近3个月的时间,因此,也有专家提出,强化治疗的疗程最好在3~6月,但目前还未能达成共识。
4、强化治疗不宜急躁冒进
强化治疗不等于快速降糖,降糖速度过快,很容易矫枉过正,导致低血糖,诱发严重血管事件,而且,内环境的急剧改变,会给病人带来诸多不适,如视物模糊、心悸等等。
会长解读:这一段的中心思想其实是——只注重降糖是不对的,稳糖才是关键,在稳糖的基础上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再来谈降到什么指标才是正确的。
这让我想起了看过很多医疗广告,甚至保健品宣传的降糖如何如何快,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句,光靠药物短期“暴力镇压”血糖,长远来看,没啥好处!
海军总院的郭启煜大夫曾经跟会长说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血管就像是防浪的堤坝,波动的血糖就好像来袭的大浪,如果血糖总是剧烈波动,风高浪急之下,多坚固的大坝也得垮,血管出了问题,很多并发症就出现了。
需要强化控制的不仅仅是血糖
导致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不仅仅是高血糖,还包括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等等,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仅仅控制好血糖还远远不够,还要控制其他各种危险因素,并使其严格达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和延缓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
会长总结:关于糖尿病“强化治疗”,具体而言就是在足够频率、科学的血糖监测基础上,使用药物来把血糖严格控制在正常水平。
虽然这种治疗不是对所有人都有用,但是对于新发病的糖友和病程不长,相对年轻的(会长觉得55以内都算年轻)来说,非常有意义!
人生还很长,控糖要趁早!
按住以下图片三秒,在弹出的菜单上选择“识别图中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mx/14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