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年4月15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肾脏科和血管外科主办的第二届交大危重肾脏病论坛“血管通路、透析之本”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隆重开幕。会上,《肾脏时讯》有幸采访了本次大会主席、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九院肾脏科的王应灯教授。
王应灯教授
1.以血管通路为主题,主要为手术演示
《肾脏时讯》:请您介绍一下本届危重肾脏病论坛的特色和亮点,跟第一届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
王应灯教授:不同的主题针对不同的人群。第一届上海交通大学危重肾脏病论坛的主题是急性肾损伤,今年第二届论坛则主要针对血管通路的问题。每个危重肾脏病人不论是AKI还是CKD可能都需要血液净化治疗,都需要建立血管通路。建立合适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净化的前提条件,即透析之本。本次论坛涉及疑难病人临时置管、长期置管、低位及高位动静脉内瘘、人造血管内瘘以及血管通路并发症处理等内容。但不局限于理论知识,我们还加入了很多实际操作、手术演示,相信对大家以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会有一定的启发。以后我们还会进一步扩大论坛规模、形式多样化,为广大肾脏科同仁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良好平台。
2.致力于预防内瘘并发症的研究
《肾脏时讯》:本次大会上您向大家展示了一个前臂低位和高位动静脉内瘘手术。您能否跟我们介绍一下动静脉内瘘手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王应灯教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慢性疾病人群越来越多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发展到最后都会引起肾脏相关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等。随着经济发展和医保条件日益改善,尿毒症患者做血透治疗的越来越多。因为肾源供不应求,所以很多病人只能靠血液透析来维持生命。理想的血管通路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是透析之本。透析的血管通路有很多种,比如前臂低位的动静脉内瘘、高位动静脉内瘘、人工血管内瘘、还有血透长期留置导管,需要根据病人自身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血管通路还有很多并发症,包括血栓的形成、内膜的增生通路狭窄、内瘘瘤样扩张、内瘘感染、出血等,目前在动静脉内瘘研究进展包括内瘘内膜增生狭窄发生机制及预防,内瘘细胞治疗,以及利用组织工程细胞培养出来的血管移植到病人身上是否会比人造血管的效果更好等问题。
3.内瘘并发症:出血、感染、血栓、窃血现象
《肾脏时讯》:请您简单介绍一下目前临床上动静脉内瘘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以及它的应对策略有哪些?
王应灯教授:动静脉内瘘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感染、内瘘狭窄、血栓形成和内瘘瘤样扩张、肢体肿胀等。手术过程中,防止出血主要包括彻底止血及每次穿刺正确压迫都非常重要;尿毒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内瘘反复穿刺容易形成感染、甚至破溃;动静脉内瘘血管内膜增生狭窄,可能导致血栓的形成,甚至造成巨大的瘤样扩张,形成动脉瘤。为了防止动脉瘤的破裂和大出血,需要及时进行瘤样的扩张修复;有些病人还会发生肢体肿胀、及手部窃血现象。临床诊疗过程中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在手术过程中及内瘘穿刺过程中我们要防止出血,操作要规范化,牢记无菌操作,血透时内瘘穿刺方法得当,此外,病人自身清洁的环境也很重要。对于血透的病人我们还会定期进行健康宣教,教育他们如何保护及护理血管通路、保护好他们的生命线。
4.创新研究,造福患者
《肾脏时讯》:您觉得目前贵科在危重肾脏病的诊疗现状有哪些优势呢?
王应灯教授:近年来九院肾脏科在丁峰主任的带领下,南北院区均成立了KICU,即肾脏监护室。目前九院有血液透析机近百台,CRRT机8台,规模越来越大,针对危重肾脏病我们正在研究新的血液净化模式,危重肾脏病细胞治疗、以及危重肾脏病人合并出血时血液净化简便的枸橼酸抗凝,还有血管通路方面的研究,这些都是我们肾脏科正在重点研究的内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能为危重肾脏病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专家简介
王应灯,上海交通医院肾脏科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老年学学会第一届痛风高尿酸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肾脏病透析专业委员会血管通路学组委员;华东地区肾脏病协作组委员,第八届上海市肾脏病分会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肾病委员会委员。临床工作24年、擅长慢性肾病、痛风、血液净化治疗及各种疑难;复杂血管通路手术;临床工作期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工作;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二项,在国内外杂志发表文章三十余篇。
会议现场:
现场注册人数达人
全场人气满满
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
专家和学员之间的现场讨论,气氛热烈
学员特写,相当一部分学员从外省赶来
◆◆◆END◆◆◆
我要投稿《肾脏时讯》现场采写!凯德传媒
《肾脏时讯》发布!《肾脏时讯》为凯德传媒旗下学术平台之一,致力于肾脏病领域学术及会议活动的推广与服务,若您有任何疑问,或有相关的广告合作、会议合作或活动信息需要发布,欢迎您致电或邮件至webmaster
kdmedia.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专科医院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jb/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