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素问·生气通天论》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但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能做到可并不简单,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科普有些日常生活中—有关吃喝拉撒的养生小知识。
“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作劳,养其精也。夫神气去,形独居,人乃死。能调养其神气,故能与形俱存,而尽终其天年。”
——清代名医张隐庵
那么如何做到起居有常呢?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个时辰都对应着不同的时间和脏腑经络,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老祖宗帮我们研究的明明白白~
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
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明胆,聚而成精。”人在子时前入眠,胆方能完成代谢。子时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晰、气色红润,没有黑眼圈。
因此这段时间应保持睡眠以养元气,睡时可屈膝卧,醒时则伸脚舒体,以流通气血。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
“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能入睡,肝脏还在输出能量支持人的思维和行动,就无法完成新陈代谢。所以丑时前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怠慢而躁,易生肝病,脸色晦暗长斑,特别容易变丑哦~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肺朝百脉。”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此时,有肺病者反应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这个时辰也应睡眠,以助养肺。
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
“肺与大肠相表里。”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与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因此。清晨起床后最好排一次大便。
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
人在此时段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吸收也最好。早餐可安排温和养胃的食品一定要吃早餐,不吃早餐更容易引起多种疾病。
已时(9点至11点)——脾经旺
“脾主运化,脾统血。”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液质量好,所以嘴唇是红润的。此时我们敲打下肢内侧的足太阴脾经百次,可健脾益气、养血调经。
午时(11点至于13点)——心经旺
“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对于养心大有好处。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
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粕送入大肠,精华上输于脾。小肠经在未时对人一天的营养进行调整。如小肠有热,人会干咳、排屁。此时应多喝水、喝茶等,有利小肠排毒降火。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
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水液排出体外,津液循环在体内。申时人体温较热,阴虚的人最为突出。此时适当的活动有助于体内津液循环。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
“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申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此时不适宜太强的运动量,也不适宜大量喝水。
戍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
“心包为心之外膜,附有脉络,气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戍时最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经旺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能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对美容十分有益。
所以到了这个时间,就应该关上电脑,放下手机,准备休息啦~
关于“吃”
食物相克并没有科学依据。
中国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葛可佑年8月接受健康时报新闻版采访时表示:一些人在吃了所谓的“相克食物”后确实出现身体不适,这通常是由于季节性原因、食物本身有毒、食物变质等因素引起的,与“食物相克”无关。
酸奶并不助消化 吃多了喝点酸奶帮助消化一下吧?或许这个办法没多大用!
吃得过撑会使胃陷入不规律运动,即便是喝酸奶也不能纠正胃肠的蠕动。同时,很多酸奶里并没有帮助肠道消化的消化酶,就算有,当被喝到胃里,也被胃液消灭得干干净净。
清淡饮食并不是吃素
对于“三高”患者来说,医生都会建议清淡饮食,但并不意味着就是吃素,鱼、肉、蛋、奶一口都不吃。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风湿科主任李全民在年3月26日健康时报心脑血管版刊文:清淡饮食标准是少油、少盐、少糖。“荤”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也是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比如,鱼肉、虾肉、鸡胸肉都属于高蛋白、低脂肪肉类,很适合“三高”人群食用。
关于“喝”
口渴再喝水就晚了
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梁东辉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认为缺水会口渴,口渴再喝水也不迟。殊不知口渴时,机体已经缺水近2%~3%。
长期下去,饮水不足状况将极其严重,可带来机体疲劳,甚至导致肾结石
靠喝醋来软化血管是想当然的想法。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孙桂菊年2月9日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指出:之所以有人认为醋有软化血管的作用,主要是因为醋的酸性作用,但是喝进胃里的醋却很难改变血液的酸碱度。不可能发生这样的软化现象。
骨头汤不能补钙
很多人都认为骨折后喝点骨头汤能补钙,那是错误的观念。
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孙浩林在年3月28日健康时报老人版刊文:因为骨头汤的油脂含量高,含钙量其实比较低。如果想吃点含钙量高的食物,可以选择牛奶、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果汁并不营养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赵力超教授在健康时报饮食版刊文:水果在打汁时,细胞结构被破坏,各种抗氧化成分和维C被暴露出来。当遇到氧气或者水果本身的一些酶时,这些营养素就会被破坏。
这个反应是非常快的,就算打汁后立刻喝掉,营养素已经损失一部分了。
关于“睡”
打呼噜不代表睡觉好
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林俊岭在年3月28日健康时报活动版刊文:呼噜响并非是睡得香、睡得深的表现,实际上可能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及夜间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如果鼾声很大、很不规律,并且白天十分疲倦,甚至不自觉地打盹,这些很可能就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征兆,要及时就医。
睡前小酌不能够助眠
很多人认为睡前小酌,能够助眠,这是个错误观念。
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恒在年6月5日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酒精进入人体后,先是引起中枢神经兴奋,随着酒精浓度的升高,又会使中枢神经受到抑制而产生困意、昏昏欲睡,很多人认为这就达到“助眠”效果了。事实上,这是中枢神经受损害的一种表现,它破坏了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平衡,对人有害无益。
周末越补觉越困
平时加班熬夜,指望周末可以补回睡眠,这种想法是片面的。
医院心理睡眠专科主任医师李艳在年6月4日健康时报活动版刊文:长期剥夺睡眠,会造成体力透支、免疫力下降,体质越来越差。睡眠过长,脑细胞就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养分,这就是周末睡多了反而感觉很疲倦的原因。
枕头不仅仅是用来枕头部
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骨科宋科冉在CCTV2《是真的吗?》节目中表示:人类的颈椎正常存在一个10~15度的生理前凸,这个前凸会随着低头消失,仰头会增加,这是一个生理的状态。在现代生活节奏下,低头族越来越多,在低头状态下,前凸是消失的,白天颈椎后部结构是很疲劳的,经常处于一种过于牵拉的状态,所以晚上在睡觉的时候,应该让枕头为颈部和头部提供支撑。
关于“拉”
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吴杰在年8月22日健康时报女性版刊文:在医学上,根本没有“宿便”这个说法。清理宿便的方法更是伤人不浅。多数广告会故意把医学上的“便秘”偷换成“宿便”的概念。
医院营养师黄英在年1月9日健康时报饮食版刊文:大便形成需要的饮食因素有:食物量、膳食纤维、水分、油脂等,也就是说吃得不能太少,否则大便缺少原材料,成不了形;喝水不能太少,否则大便太干硬,排出困难;食物不能太精细,否则膳食纤维不够,吸附不了水分;油不能太少,否则肠道干涩不顺滑。
总的来说,就是在细嚼慢咽进食的情况下,每餐食物量要有一定的保证,不能吃太少。
尿黄并不是肾虚
很多病人问:我尿黄,是不是肾脏有问题?
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吴雄飞在年6月7日健康时报两性版刊文:针对这种情况,别着急下定论,先多喝点水,待尿量增多后再观察。如尿变清亮,那就没什么问题。如果颜色持续改变,或出现血色、酱油色、乳白色和黑色等非常异端的情况,应该尽快就医。
再忙也不要憋尿
我们都知道憋尿可能引起相关器官的炎症,比如尿路感染、膀胱炎、前列腺炎等。其实,憋尿的危害远远不止如此。
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干部病房赵敏在年10月16日健康时报两性版刊文:对于那些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而言,憋尿,还可引起心脏疾病。憋尿可引起生理和心理上的紧张,可使高血压病人血压增高,冠心病人出现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因此憋尿有可能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严重的还会导致猝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jb/15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