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医院

南京大学内分泌代谢论坛朱大龙


北京皮肤病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50726/4663705.html

朱大龙

医院

编者按

糖尿病是认知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在本届论坛上,大会主席、医院朱大龙就该热点话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阐述了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的表现及特点、机制及其防治。

 糖尿病与痴呆均是影响世界众多人口的疾病,后者的发生于糖尿病密切相关。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的第七版糖尿病地图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超过1亿,位居世界首位。随着糖尿病流行趋势的日益严峻,糖尿病脑部并发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及认知损害)的防治不容忽视。年,最新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平均每4秒钟即出现一名新的痴呆患者。研究发现,前驱糖尿病及糖尿病均可加速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向痴呆的进展速度,并会加速痴呆患者的病情恶化。

★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的表现及特点

  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及痴呆的发生与神经退行性改变及血管病变相关。糖尿病相关性认知障碍的常见类型是阿尔茨海默氏症(AD)与血管性痴呆(VaD)。其中,前者为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空间技能损害及执行功能障碍等为常见症状,影像学表现多为皮质萎缩、脑室增大及海马体萎缩。后者则与微小血管梗死的积累相关,影像学表现为白质高信号(WMH)。

  临床实践中,我们可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等认知评价量表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根据年龄、合并症、受教育程度可预测糖尿病患者未来10年发生认知障碍及痴呆的风险。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患者均可出现认知表现下降,前驱糖尿病患者即可出现脑部改变。就影像学表现而言,主要表现为脑容量萎缩、腔隙性梗死、白质高信号、功能连接障碍等,但无特异性标志。需强调的是,1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诊断时即有认知衰退表现,其认知衰退程度与发病时间早晚有关,合并严重小血管并发症者衰退更明显;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衰退则与年龄无明显相关。

★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的机制与防治

  高血糖血症、低血糖事件、胰岛素通路异常等均是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发生的重要机制。其中,高血糖可通过导致血管重建受损、血流再灌注下降、再灌注损伤加重及直接损伤机制造成血管性痴呆。目前来说,大脑中的胰岛素作用机制则仍需进一步研究和阐释。多项大型显示,强化的痴呆危险因素治疗并不能改善认知表现。吸入式胰岛素及一些降糖药物则可改善痴呆患者的认知表现和记忆力;而改善生活方式及加强糖尿病患者管理有助于痴呆的预防(如图1)。

图1.改善生活方式及加强患者管理有助于预防和缓解痴呆。

(来源:《国际糖尿病》编辑部)

  版权属《国际糖尿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糖尿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zl/1300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