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
奇怪!抚州这个小区,大冬天闹蚊子!
(▲点击链接查看)
说起糖尿病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糖尿病管理,远离并发症,可能不少人甚至包括一些患病多年的“糖友”都有很多的疑问,甚至还有一些误区。
医院内分泌科郭晓蕙教授围绕公众关心的糖尿病相关问题进行权威解答,在此带您快速浏览核心要点。
05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无糖食品是不是可以放心吃?
郭晓蕙教授:很多人认为,无糖食品里面是没有糖的。但这些无糖食品中只是没有使用蔗糖、葡萄糖等显而易见的糖成分,其中的“隐形糖”实则并不少。
制作食品的面粉、淀粉等最终会被人体消化吸收,最终转化为糖,并且,点心等食物中添加的奶油、脂肪等含有很高的能量,经人体吸收代谢后依旧会大量分解为糖。所以,无糖食品并不是“隐身草”,绝对不能“敞开吃”。
06
糖尿病患者如何运动更恰当?
郭晓蕙教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肯定是必要的。例如在进行连续血糖监测时可以发现,餐后血糖逐渐上升时,适当的散步后,血糖的上升趋势就会渐缓,甚至下降。运动时会更多地消耗糖,让正在升高的血糖渐缓趋势。
但需要注意的是,过量的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造成损伤。且不说运动不当造成的关节损伤,在血糖控制不佳时,胰岛功能也是很差,大量运动后,人体内没有充足的胰岛素分泌,糖不能进入细胞中,使细胞处于“饥饿”的代谢中,体内的乳酸堆积起来,不仅会带来肌肉酸疼,还会带来更不良的影响。例如进一步消耗脂肪,产生酮体。
因此,想单靠运动降血糖是非常大的误区。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应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切忌蛮干!
管好糖尿病,和并发症说再见
07
糖尿病患者如何对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日常监测?
郭晓蕙教授: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最终的目的是要减少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而为了减少并发症,不只是管好血糖就可以了,同时还要管好血压和血脂,另外还需要控制体重。
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时,血压是重要的一环。如脑梗、脑出血等并发症,和血压相关度很高。
而为了防止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血脂管理带来的获益其实可能比管好血糖带来的获益更大。可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减少血栓的风险。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我们在调整用药之前,也要观察患者的体重变化。另外,肥胖本身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管理体重尤为关键。
08
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做哪些检查?
郭晓蕙教授:除了刚才提到的定期检测血糖、血压、血脂外,对糖尿病患者来说,三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查也很重要。
患者平时测血糖只提供了一个时间点的信息,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不能反映平均的情况。而糖化血红蛋白代表患者过去8~12周平均血糖的水平,并且与抽血时间、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因此,可更有效地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另外,患者三个月或半年可测一次肝肾功能,可以方便医生对于用药进行调整。
对于慢性并发症的相关检查可以每年一次,例如眼底检查、心电图检查、下肢动脉检查、尿蛋白检查等。对身体各个脏器的进行及时监测。
来源:健康中国
监制单位:抚州市健康教育所
●抚州警方将这里团团围住!20多名男女被抓个正着!●抚州一楼盘办不动产权证要收业主元跑腿费?官方回应…●命案告破!
编辑:徐辉亮
责编:万海燕
监制:洪蓓
广告
抚州最好看的新闻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zl/12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