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肾病医院 > 治疗肾病 > 传承经典面向生命科学暨中西医结合疑难病
当前位置: 肾病医院 > 治疗肾病 > 传承经典面向生命科学暨中西医结合疑难病
传承经典面向生命科学
暨中西医结合疑难病诊疗的探讨与展望高峰论坛
年12月5日-6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景源传承工作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尉中民传承工作室、北京市薪火传承“3+3”冯建春名医工作站联合主办,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命科学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温病分会、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互联网分会联合承办的“传承经典、面向生命科学暨中西医结合疑难病诊疗的探讨与展望高峰论坛"、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温病分会年会、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经典学习提高班在北京顺利举行。
12月5日上午,大会开幕式首先举行,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刘景源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华茜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院长李峰教授为大会致辞。刘景源名医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刘宁副主任医师主持会议。
大会主席刘景源教授致辞
刘景源教授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感谢各级领导和单位对本次会议的大力支持。刘景源传承工作室自年10月成立,经过七年的发展壮大,现已有成员余人,开展数百场经典著作解读及临床经验学术讲座,面对全国各地中医师进行培养及临床带教,学员总计数万人。本次大会将探索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方向,将现代医学技术融入到古老的中医哲学思维中,面对疑难病进行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创新及临床多手段治疗,推动中西医结合的多学科互动交流与发展。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华茜教授致辞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华茜教授代表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院对本次大会表示祝贺,认为本次大会架起了中医学与现代生命科学融合的桥梁,开创了中医经典与生命科学的交融,希望生命科学研究工作者与临床医生加强交流合作,结出更多的科研硕果,共同推动中西医结合疑难病诊疗的发展。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院长李峰教授致辞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院长李峰教授表示,中西医结合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并对三个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站多年来促进学术交流和中医传承工作上所作出的成绩给予了肯定。三个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站秉承经典、勤求古训,积极开展中西医疑难病诊疗和科研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希望未来能够继续做大做强,为行业树立标杆。
大会开幕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二十余位中医、西医专家以“传承经典、面向生命科学”为中心,通过讲述在各自研究领域的思考与成果,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博古纳今,从不同角度、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了中西医理论深度创新融合、中西医结合疑难病诊疗的发展方向。
中西医结合专场、生命科学专场、温病专场
医院肾脏病科程庆砾主任医师
程庆砾主任医师详细的介绍了慢性肾病的西医诊疗思路,及中医药治疗肾脏疾病常用药的中医理论依据和中药的药理机制,并引出了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损伤患者可以广泛获益的思路。晋中恒主任医师、高士双院长进行点评:中药的毒理研究对临床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合理的中西药并用可以有效提高慢性肾损伤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医院肝胆外科李先亮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李先亮副主任医师讲述了免疫为核心的肿瘤绿色治疗模式,提出免疫系统评分可评估患者病情及预后情况,免疫治疗带来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提升。李义主任医师、张华东教授进行点评:李教授将免疫平衡与中医阴阳理论相类比,在肿瘤治疗中运用广泛应用免疫治疗,倡导综合治疗,对中医扶正与驱邪的关系认识深刻,体现了中西医理念的深度融合。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华茜教授
华茜教授介绍了“芪银三两三”在治疗吉非替尼诱导皮疹的效应机制,详细的阐述了实验设计思路,动物模式设计,申请课题方法以及“芪银三两三”在治疗肺癌靶向药物皮疹副作用的作用机制。张龙生主任医师、张小平主任医师评价:临床中“三两三”的应用十分广泛,十分具有研究价值。
湖南省衡阳市西渡镇中心卫生院陈增进主治医师
陈增进主治医师通过汇报痤疮形成的原因与分类,从临床验案方面以点带面讲解了痤疮诊疗思路。王云亭院长、李勇主任医师点评:陈大夫从独特的经络辨证结合临床验案,分享了对其的诊疗思路。探讨疾病发病的病因,并通过经络辩证和中医辨证共同论治,有机地结合运用温病学分消走泄方法,达到优良的诊疗效果。
医院血液科倪海雯主任医师
倪海雯主任医师通过分享中西医整合优化治疗淋巴瘤临床探索,指出中西结合治疗淋巴瘤的关键切入点:立足规范,区分中西医的优势及权重,挖掘临床治疗中的难点解决实际问题,肿瘤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免疫化疗带来的并发症,多中心合作开展临床及基础研究,改善生存治疗,减少复发等,探讨了中西治疗淋巴瘤的方法及思路。逯俭主任医师、曾凌文院长点评:中西医结合治疗是未来治疗血液肿瘤疾病的发展方向,现今中药的具体靶点尚未阐明,这可能会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首都医科医院刘汶主任医师
刘汶主任医师进行了酒精性肝病中西医结合诊疗经验分享,指出治疗酒精性肝病首先应截断诱发因素,并根据中医基础理论进行辨病辨证治疗。杨斌老师、刘永主任医师评价:刘主任从酒精性肝病的病生理进行系统的阐述,并指出酒精性肝病是脏腑合病的复杂性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有很好的疗效。
北京康仁堂“中药传承工作室”传承经理于立伟
于立伟老师从处方饮片质用辨析角度进行分析,介绍了中药市场上几种常见药物品质良莠不齐的现状,阐述了优质药材对疾病治疗的积极作用,讲解了多种药物鉴别真假及品质的方法。赵兰波老师、周滔主任医师:认识并能分辨中药材应当是当代医生的基本功。
北医院赵鹏飞主治医师
赵鹏飞博士从中医治疗恶性肿瘤临床思维特征发微进行阐述,详细全面的介绍了临床常用恶性肿瘤诊疗思路。郭媛老师、魏岩教授点评:赵医生从历史源流角度入手,详细阐述了历代治疗恶性肿瘤的辨治思路,并汇总现代的诊疗方法,博古贯今,令我们对恶性肿瘤有了新的认识。
北京医院肾内科李侠主任医师
李侠主任医师进行了“从伏邪温病看IgAN”的汇报,从中西医结合角度介绍IgAN肾病诊疗思路。张建军老师、李玉峰主任医师点评:李侠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伏邪致病的特点,介绍了应用伏邪温病理论和六经辨证理论,中西医有机结合治疗IgA肾病,见解独到,为听众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北京医院心内科王亚红主任医师
王亚红教授介绍了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西医诊疗思路,通过临床验案引出郭维琴老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诊疗思路。张小勇老师、毛以林教授点评:王教授对郭老治疗心衰疾病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郭老认为心衰多考虑阳虚水泛,治法应以益气活血通脉为主。
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刘景源教授
刘景源教授带来了“伤寒学与温病学治疗疫病思想比较”的讲座,从伤寒与温病初期的病因病机差异、疾病发展趋势的不同详细讲述了伤寒与温病初期的辨治之别,以辛温解表代表方麻黄汤及辛凉轻剂代表方银翘散为例,强调了由于邪气性质不同,疾病初期的治法亦不同。并指出本次新冠疫情初期即存在机体正气受损的免疫学基础,应注意调整扶正与祛邪的比例来调节免疫平衡。提出正气与免疫是传统医学与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结合点。宗皓主任医师、张红主任医师点评:刘老思路清晰,治学态度严谨,从免疫学和卫气角度融合贯通中西医对疫病初期治疗的认识,对临床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感谢刘老的精彩授课。
北京医院肾病内分泌科赵丽主治医师、博士
赵丽博士于线上给大家带来了“肾脏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及周细胞的作用”的报告,讲述了国内外医学团队对肾脏纤维化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了所在团队的最新研究发现,以及周细胞迁移、繁殖、转化对肾脏纤维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姜晓维主任医师、张文风主任医师点评:目前肾脏纤维化的依然是国内外医学团队面临的难题,中医学痰饮、血瘀等概念或许在肾纤维化的机制研究中有所借鉴。希望未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纤维化可以有更好的疗效。
北医院心血管内科陈东副主任医师
陈东主任从手足少阳出发,带来了“‘纵横’退热验案举隅”,讲述了少阳的生理作用、手足少阳的关系,并从生理到病理,解释了少阳发热的病理机制及治疗方法,强调了少阳病以“和”法为主随证变法,并分享了三例病例,进一步讲述了少阳病需和解表里之半,分消上下之势,纵横结合,交错应用。王军主任医师、刘英杰主任医师:少阳病应用和解表里、分消上下的治疗大法,思路明晰,疗效确切。
河南中医院呼吸科胡金亮副主任医师
胡金亮主任向大家分享了一例不明原因的高热案例的中医辨证治疗全过程,提出了叶天士治疗温病主张轻清灵透,临床上治疗外感热病初期用药量应小,起到透散治疗。马建鑫主任医师、彭仁通主任医师介绍点评:胡老师对该例疑难发热病例辨证思路明晰,分析十分透彻。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钱占红教授
钱占红教授带来了“从叶天士《临证指南议案》领悟经方之法”,提出了叶天士变通仲景方证理论,以仲景书方证理论为临证之基础,以仲景书原文理法为临证之指南,领悟经方之法而扩大应用,变通方证理论而立足创新,并以桂枝汤、栀子豉汤、半夏泻心汤等为例进行阐述。柳华伟主任医师、师建平主任医师点评:钱老师的精彩讲解带给了我们临床读经典的新思路。
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院张成岗教授
张成岗教授从生命科学的角度从生命起源与进化的角度探讨了肠道菌群对人体健康与慢病防控的重要性,提出了人体是由人脑、人体以及微生物(尤其是肠道菌群)组成的超级共生体,肠道菌群负责人体对于物质的直接记忆,即“菌脑”和“菌心”,从新角度阐述了对“吃五谷,得百病”的解释及治疗。焦志玲主任医师、周天羽主任医师介绍点评:张教授的“菌心说”的新思路带给了临床新理解与治疗新思想。
北京医院针灸科刘宁副主任医师
刘宁副主任医师以“未来可期”为题,对本次大会进行了总结讲座。从宇宙的演化、生命的演化、科技的演化、社会的演化、医学的演化等方面进行阐释,强调要把握住隐藏在缤纷复杂表象背后本质规律,提出了对中医学与自然科学融合,新医学体系诞生的美好愿景。徐庆余老师、岳冬辉主任医师介绍点评:刘宁博士旁征博引,向我们展示了青年学者的思考深度与广度,中医学与生命科学的结合发展未来可期。
中医经典会场
0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
尉中民传承工作室
12月5日上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尉中民传承工作室专家授课。
全国名老中医尉中民教授远在美国,通过远程直播的方式为我们带来了“仲景奔豚与虚劳证治理论”的讲座,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仲景的诊疗思路及临床应用。
王彤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尉中民教授五脏藏泻临证经验,体现了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意义,以及对尉中民教授学术经验的系统梳理。
刘慧兰主任医师结合尉中民教授经方治疗咳嗽临证经验,讲解了临床应用经方论治咳嗽的证治要点,以及尉老在灵活化裁经方、娴熟把控药性方面的临床经验总结。
0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
刘景源传承工作室
12月5日下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景源传承工作室专家授课。
全国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刘景源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从‘复脉辈’的临床应用看温病学派对《伤寒论》的发展”的讲座,提纲挈领,融会贯通,主要讲解了吴鞠通在临证组方遣药思路上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副院长郑丰杰教授作了题为《刘景源教授经方临证经验》的报告,对刘老应用经方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北京医院针灸二区主任逯俭主任医师结合了历代温病治疗突发传染病与此次新冠疫情,为学员们讲授了温病学说在突发传染病中的优势与应用,让学员体悟到中医经典与时俱进的魅力。
北京医院脑病中心副主任张龙生主任医师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和体会,为大家讲解了“中医对中风病的认识”,分享了中风病中医临床诊疗思路。
长春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主任岳冬辉教授结合跟师刘老的临床经方应用经验总结,汇报了温病学家刘景源论治温病的特色与贡献。
03
北京市薪火传承“3+3”冯建春名医工作室
12月6日上午由北京市薪火传承“3+3”冯建春名医工作室专家授课。
首都国医名师冯建春教授结合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从伤寒论六经辨证、桂枝汤类方、麻杏石甘汤合小柴胡汤以及小青龙汤主证辩证及应用方面向大家讲授学习刘渡舟老师运用经方经验体会。
王佳佳老师作为北京市第四批师承工作冯建春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为学员们介绍了冯建春教授应用苓桂术甘汤的临床经验。
骞芳主任医师师从冯建春教授,作为国家第六批、北京市第四批师承工作学术继承人,结合冯建春教授经验及自身临床体悟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应用进行了讲解。
北京医院脑病科曹克刚主任医师为大家带来主题为“通”与中医药防治头痛的思考与实践,强调头痛一病重在“不通”,临证应全面把握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准确判断要点、治则、治法,对症用药,通则不痛。
本次高峰论坛期间,同时举行了国家级名老中医、首都国医名师刘景源教授收徒仪式。多位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加入刘景源名医传承工作室的队伍。秉承“读经典,勤求古训;做临床,博采众方;入师门,继承创新;重医德,救死扶伤”的师训,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刘老讲到,中医是一辈子的事业,一辈子的责任,中医人要有道、有术、有德,更要有砥砺前行的决心和毅力。习医之人,需“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要不断学习,方能精进。工作室为大家提供了学术交流的平台,希望各位弟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师母王庆侠教授和多位老徒弟表达了对新入门弟子的欢迎,希望大家发扬年年后浪推前浪的拼搏精神,团结友善,继往开来,共同传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
岁在庚子,疫邪弥漫,先生一身正气,协众之手,竭尽全力,补天浴日,共克时艰。如迷雾之灯塔,夜空之北斗。值此拜师盛会,众弟子祝愿师父身体安康,事业顺利,领导中医学子再创辉煌。
刘景源教授新收弟子合影
会议期间同时举行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刘景源工作室疑难病诊疗联盟成立仪式、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温病分会抗疫表彰大会及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互联网分会换届选举仪式。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以国家级名中医刘景源工作室为核心的中国中医药学会温病分会会员在战疫斗争中做出巨大贡献,多名学会会员到达疫区一线深入隔离病房救治病患,体现了救死扶伤的大医精神,多名会员捐款捐物,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精神。为表彰对战役疫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学会会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温病分会刘景源会长、逯俭秘书长为对战疫工作做出贡献的会员颁发学会表彰证书。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温病分会抗疫表彰大会
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互联网分会换届选举仪式
本次大会以“传承经典,面向生命科学”为主题,博古纳今,开启了中西医理论的创新融合,临床应用多手段综合诊疗疑难病的新篇章。
愿流年笑掷,时光未央,一往无前,未来可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zl/12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