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医院临床医学院建设座谈会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顺利召开,医院领导班子及科室负责人共35人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交流学习,就如何提升医、教、研和管理水平进行了深入探讨。北京中医药大学校徐安龙校长认为,这是一次凝聚人心的学习安排,彰显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主动求变、求实、求学的精神。
北医院揭牌后,在医、教、研和管理等方面将有哪些变化?市民就医又将有哪些全新体验?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主要领导合影
加快学科内涵建设
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在学科建设方面,医院与北医院合作共建“北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诊疗深圳中心和皮肤病中医诊疗深圳中心”;引入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分会主任委员刘长信团队,创建了中华中医药学会疼痛分会深圳诊疗基地(宫廷理筋术传人长信团队工作站)……在深入合作的两年多时间里,北医院坐诊、义诊、讲座,教学示范及查房等,为龙岗居民提供了高品质的医疗与健康服务,“家门口看名中医”俨然已成为就医新常态。
座谈会上,医院的肝病科、妇科和针推科等近20个临床科室医院的国家级重点专科建立了良好的联系。未来将建立一批国家级重点专科联盟,形成一对一帮扶体制,医院重点专科建设。
▲院校双方召开座谈会
优化顶层设计
促进科教全面发展
在科研教学方面,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医院获批准各类科研课题立项39项,获年度广东省中医药强省专项资金项目名医师承项目立项1个,获得年、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次。医院目前是广州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医院,是深圳市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基地,举办中医药抗病毒与肿瘤高峰论坛等国家级、省市级学术培训会议共64场。
在科研合作共建方面,将借助大学丰富的科研经验和资源,优化顶层设计,开展深度的科研协作,对临床医生开展科研专项培训,申报各级科研项目,承担更大范围的科研任务,并逐步开展建设工作,创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中医住院规培协同基地及“院中校”护理实训基地。
▲参观中医药体验馆
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
打造中医人才高地
在医院发展建设中,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在院校双方未来合作共建工作中,将围绕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提升等方面,以人才为核心,带动学科建设、管理、医疗实力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其中,在人才引进方面,医院将进一步利用好深圳市柔性引才、“三名工程”等政策,借助北中医大学的人才优势,引进博士、硕士专业人才队伍,医院学科队伍,医院学科建设发展。此外,还将成立国医大师工作室,形成浓郁的学术氛围,做好师承工作,传承优秀学术思想。在人才培养和提升方面,将充分利用北中医完善先进的培养模式,按照临床医学院的教研室建设标准完善教研室管理模式、教学活动,进行医教广泛合作,提升教研室水平与教学能力,培养更多实用性医学人才。
▲国医大师吕景山为市民看诊
地处改革开放创新的前沿地带,依托文化底蕴深厚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凭借优越的人文地理环境,医院将积极努力担负起传承与创新的重任,抓住发展契机,发挥中医药优势,完善医疗管理模式,建设培养高水平医疗人才教学基地,着力打造高端服务体系,全面打造区域医疗高地,为深圳市民提供一体化的高品质医疗服务。
背
景
发
展
一年前,一篇《关于在深圳建立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促进中医药事业南北融合发展的建议》的深圳市人大提案中提出,深圳中医药事业发展迅速,但大部分为南方中医流派,缺少北方中医流派,而北京中医药大学聚集京城四大名医、全国各大流派,集聚了众多中医精粹,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落户深圳,对于南北中医药文化的交融、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下,结合深圳“东进战略”发展布局,今年10月份,医院挂牌成为北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这是龙岗区中医药事业规划蓝图的浓厚一笔,也将推动深圳东部医疗实力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来源:深圳侨报
编辑:李司枚审核:廖峰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zl/10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