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czk/mipso_7375991.html声明:本文的内容仅为信息分享,不可以作为医疗建议。文章中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是非曲直需要自己评判。
今天我们继续连载著名民间低碳专家老河马的系列答网友问。
老河马原名叫刘佳新,曾经有28年的糖尿病,并多次的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包括有动脉硬化、两次的心梗支架、糖尿病足、糖尿病的神经病变、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等。
当初,老河马的病情已经严重到胰岛素打单位无效,医院都拒绝收治。
后来,他通过学习并利用低碳水生酮饮食逆转了病情,并且不再需要任何药物,减了50斤,颈动的脉斑块显著缩小。
老河马毕业东南大学,任某电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在自己的病情逆转后,他采用特有的「理工男精神」剖析慢性疾病.肥胖、糖尿病、的发病与防治,发现了现在的主流医学对这些问题的认知完全搞错了。
老河医院医院后勤副院长,通过网络社群平台帮助数千名网友改善和逆转2型糖尿病。
老河马与传统医生的对话
.4.18
问:河马哥早晨好,咱们是要继续昨天的话题,还是再新开一个话题?
答:随便你,啥话题都可以,放马过来吧。
问:我昨天在您的患者群里闲逛,无意中却发现群文件里有一篇您4年前(年)写的文章《血糖平稳没用--不服来战!》,发现您的观点是强硬的,为什么会有这样观点?您自己也作为糖尿病患者,是怎样看控制血糖这码事的?
答:当年我写这文章,只是出于对我自己已打20多年胰岛素控制血糖很平稳,却是依旧不能避免严重并发症的不解,是从逻辑推理角度,去推断某一项看似卓而有成效的医疗行为,但却不能达到最终的医疗目的--减少患者的死亡的现象,那就是很有可能这种治疗行为就是个错误。至少从治疗角度而言是个无效的治疗。
当然在4多年以前,医学上还不了解高胰岛素血症的损害机制,所以文章写的并不是很到位,笔触也比较稚嫩,尽管标题口气比较嚣张,其实也并没有一针见血。
如果让我现在来重写,我就该写上:对2型患者的胰岛素治疗,正在谋害他们的性命!(当然特殊情况下除外)
问:您这个指控太严重了,您让我们这些开了这么多年胰岛素的内分泌医生情何以堪?至少会从情感上不能接受。。对医学的认识,从来都是不断的否定错误前前行的。是要一步一步来的。
至少看日本新井医生的高胰岛素有害论,也是去需要循证医学的实践来验证,您说对不?
答:至少新井医生的观点是符合逻辑的,能够说得通。而主流传统的胰岛素治疗,不能讲得通。
问:我今天是冒着被您炮轰的风险,提起了这个话头,是想跟您探讨一下有没有看到这方面病例,或您对此有何新的高见?毕竟听您昨天讲糖腌蜜饯的举例,不好推及到患者身上作比如,人体也不可能达到那么高的糖浓度。
答:有呀,身边有很多患者的例子你可以观察。。你发现了没,1型的患者为何很少见到像2型患者那样的烂腿烂脚糖尿病足这类慢性损伤?1型的血糖那么高,为何很少看到冠心病放支架?他们要么是酮症酸中毒或高渗而死,要么是多器官衰竭而死。。要么要控制好的,会比2型的寿命长的多。。都是一样高血糖,甚至比2型更严重的,高得多的高血糖,而并发症的情况为何有所不同?
所以我严重怀疑他们的并发症的原因不是高血糖引起。
问:从这个视角来讲倒是比较奇特。那您认为这些1型病人并发症的原因是什么?1型患者又不会发生高胰岛素血症。
答:还是高胰岛素呀,胰岛素是人体的必须激素,但多了有害,少了也会同样要命。
当没有了胰岛素,身体的蛋白质和脂肪都很合成不起来,各个脏器和组织不崩溃才见鬼呢。
我们就以脂肪组织为例,当1型漏打了胰岛素之后,体内的胰岛素水平为0,脂肪分解代谢就达到最高水平,脂肪会快速分解,会产生大量酮体,酮体太多了也不行,于是就把自己给毒死了。
所以胰岛素对于1型患者的救命仙丹,怎么赞美也都不过分。。1型患者如果身体出意外,大概率和胰岛素漏打了有关。。当然,1型患者也没有胰岛素抵抗的保护,当打多了胰岛素,也会同样死的更快,胰岛素素的这个合适量也很难掌握。
问:这个这个...以前我还真没从您这个视角看待1型患者的并发症的问题。学习了。
不过,还要问你一句,1型为何糖尿病足少见?
答:像糖尿病足肾衰糖网这类并发症,都是些以微血管病变为基础的疾病,符合了高胰岛素血症的损害特征,所以在2型患者中更多。
唐医世家说
判断一个逻辑是否正确,要站到一个高度上面来看
现在从理论逻辑、循证医学、专家共识、实践案例等来看,「高胰岛素血症」致病理论也都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
希望能有更多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yy/14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