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5A级风景区——宜春明月山,生长着世界上仅存的两颗华木莲树。这种树平时并不显眼,然每到金秋时节,硕果累累,美不胜收。采访高安市法院民三庭副庭长周星宇,记者脑海中多次浮现出华木莲树的印象。和这种华木莲一样,这个中等身材、长相普通的男人,为人谦恭低调,但当你走近他,就会发现他的内涵如此丰富。
在法院工作的19年多时间里,周星宇一直任劳任怨,每天都在处理案件和整理案卷中度过,十多年来累计办案余件。近三年连续每年办案数超过件,连续四年所办案件无一改判和发回重审。
年被查出身患重病后,周星宇每星期需透析两次治疗,医院治疗。但在案多人少的情形下,他仍坚守在一线办案,不愿组织安排其到二线工作。
“都到这份上了,还想着那案子”
年隆冬,寒风凛冽。
“老周,马上就到了,你再坚持一下。”医院内,左敏君双手用力搀扶着爱人周星宇,焦急地一个劲往上拖。
平时生龙活虎的周星宇,此时连一级台阶都走不动了。腹中的绞痛,让他站立不稳,喘着粗气,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滴。
短短的24级台阶,周星宇走了近5分钟。每上一级台阶,都不得不停下来歇歇。
“你们不要命了?拖到现在才来!”专家医生初步检查后,马上将周星宇推进了手术室。左敏君在走廊上,急得来回徘徊。
三个多小时的手术,医生从周星宇腹腔抽出四斤多积水。左敏君此时方才明白,以前眼中丈夫的“胖了”,竟然是因为积水而浮肿。“就是到了这个份上,他还在想着他手头的那几个‘破案子’。非要等到全部开完庭才肯去检查,这不是傻吗?”尽管时间过去一年多,左敏君仍对这件事耿耿于怀。
只要让他办案病情反而更轻了
被确诊为尿毒症后,周星宇刚开始很消沉。原本就话不多的他,似乎更加沉默了。
所幸的是,周星宇找到了自己的“治病良方”。
医院回来,周星宇要在高安当地做血液透析,每周3次,每次近4个小时。
“老周,你就安心休息。案子就暂时不用办了。要不我们把你调到轻松一点的部门吧。”院领导考虑到周星宇的身体状况,希望为他减轻一份压力。
周星宇没有接受这份好意,甚至有些“变本加厉”。每天整点上班,手头每个案子都办得井井有条。
年,周星宇在每月要做8次透析的情况下,带病办案97件,位列全庭第二,并获评“全省优秀法官”,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患病至今,他共办案件,无一被上级法院发回重审或改判,当事人对他的满意评价率为99%。
“刚开始我不理解,多次数落他。后面通过暗地观察,发现只要让他办案,他就很快乐,病情反而更轻了,也就由着他。”说到这,妻子左敏君略显无奈。
“在一些法官拈轻怕重甚至不愿办案的今天,周星宇就是我们法院的一面旗帜。他带动了一大批人,全院的工作热情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聊到周星宇,高安法院院长欧阳琨赞不绝口。
“我还能做,不能停下来”
周星宇进法院工作以来,先后在执行庭、经济庭(现为民二庭)、灰埠法庭、民三庭工作。近年来,他一直在民三庭,主要办理的是全市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由于高安作为全国汽运大县市,涉车案件数量众多,而且经常需要出差,不能兼顾对家庭的照顾,但是他并没有怨言,始终是默默奉献着。
有一次,孩子高烧到四十度,他在外地出差为当事人办理财产保全,那十多天家里只有妻子一个人边上班边照顾孩子,他心里满是愧疚,回来后对妻子说:“你辛苦了,我没有提前赶回来,因为受害人那边等着要钱治疗,我欠你的。”这么多年来,他从来没有因为家里的事耽误过工作,他常跟同事们说“我已经对不住家里了,那就不能再对不起工作。”
年10月4日,高安市大城镇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抚州金溪县人熊某某被安徽濉溪人朱某某驾驶的一辆大货车撞成重伤,一级伤残。熊医院抢救并治疗,后期治疗费用难以跟上。朱某某系聘用司机,家庭并不宽裕,一下子筹不到这么多钱赔偿。案件起诉到法院后,考虑到双方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周星宇果断作出了先予执行的决定,因事故车辆在安徽省涡阳县平安保险公司投保,在案件没有判决前,周星宇和庭里另一法官先予执行了该保险公司的10万元理赔款送到熊某某家属手里,解了熊某某燃眉之急,最大限度上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周星宇每年都要办理多件案件,每年帮助受害人执行到位理赔款0多万元。
周星宇每年的办案数量在全院都是名列前茅,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民三庭庭长黄春根对他说:“你身体不好,少办点案子,别人办的案件需要你合议的你就参加合议庭,没必要亲自办案。”但他坚定地说道:“不要紧,我现在还能做,我少办点,别人就要多办点,庭里还有那么多案件等着处理呢,不能停下来啊。”
《人民法院报》记者徐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yy/11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