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医院

送给所有的糖尿病患者指标重要,生活也重要


前几天接诊了一位50多岁的女士,糖尿病10年,血糖一直不太高,她也一直未用药,而是通过严格的忌口控制血糖。但是她并没能把血糖控制正常,空腹血糖维持在7~8mmol/L上下。最近体检发现蛋白尿,而且彩超检查发现颈动脉和下肢动脉都有斑块,已经出现了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出现了糖尿病并发症,说明她的血糖控制是失败的。她老公说,自从发现了糖尿病以后,她几乎就和正常生活说byebye了,什么都不敢吃,日子过得特别清苦,自己也跟着遭罪。10年的清苦日子,她的营养都跟不上了,看上去形体消瘦、身体虚弱。悲催的是,严苛的饮食控制并没有使她的血糖控制达标,也没有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未来,她不但要面临糖尿病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要面临糖尿病导致的心、脑血管病变。不过,她的结局还不算最差的,我们还曾经治疗过一个比她更严重的糖尿病患者。这位患者也是一位女士,57岁,发现糖尿病15年。开始那5年,她还服用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的还可以。可10年前,不知道听谁忽悠说,糖尿病控制饮食就可以了,不能总吃药,吃药伤肝肾。于是,她停了所有的降糖药,开始严格的饮食控制,全素食,大量吃菜,主食吃得不多,肉食、海鲜一点不沾。不仅不吃肉,而且鸡蛋也不吃,奶也不喝,整整10年时间。某一天走路时,没磕没绊没任何征兆,左腿一发软就跪到地上,造成左髌骨(膝盖骨)骨折而住院治疗。出院没2个月,仍在行走时,没有任何外力左腿扭了一下,又造成左胫、腓骨(小腿骨)医院。骨骼是用来承重的,坚韧度非常高。正常人只有遭受了巨大的外力才会发生骨折。而这位患者,扭了一下很轻微的外力就骨折,这种情况称“病理性骨折”,骨骼首先发生了疾病,一个很小的外力就导致骨折。她的骨骼疾病是严重的骨质疏松,原因是营养不良和糖尿病肾性。入院后检查,她的空腹血糖11.4mmol/L,糖化血红蛋白10%,都非常的高。而且因为长期血糖控制不好,已经出现了糖尿病肾病,尿蛋白2+,尿蛋白定量1.5g/d。如此苛刻的饮食控制,不但没有控制血糖,引起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而且还因为营养不良导致严重的身体伤害。大多数糖尿病人,发现糖尿病后都能够听取医生的建议,适当的饮食控制,积极的身体锻炼,合理的药物治疗,把血糖以及血压、血脂等危险指标控制的很好,避免了心脑肾并发症的发生。但也有一些糖尿病患者,受错误观念的误导,而采取一些极端的做法。一些糖尿病患者,发现糖尿病后毫不在乎,放任自流,结果几年之内就出现各种并发症,冠心病、心梗、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尿毒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失明、下肢动脉闭塞、糖尿病足、截肢等,年龄不大就走过这个世界,而且最后几年都痛苦不堪,受尽了疾病等折磨。还有一些患者,就像这两位女士一样,知道糖尿病的危害,也知道积极的去应对,但采取了极端的应对措施。糖尿病的三大控制措施是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三大措施同等重要。无论哪个措施,把血糖控制达标是硬道理,但不可否认,药物治疗仍是最有效的措施。如果非药物措施不能将血糖控制达标,就不要拒绝药物。而控制糖尿病,不仅仅是降血糖,而是通过降糖,避免或者减少心、脑、肾、视网膜等并发症等发生。糖尿病治疗的小目标是把血糖控制达标,中目标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而终极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糖尿病人也需要生活。医学的真正目的是,通过医学措施,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这两位女士为了控制糖尿病而控制饮食,这无可厚非。但糖尿病人的饮食控制是平衡膳食而不是什么都不能吃。如果十几年像苦行憎一样生活,某种意义上说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而她们拒绝药物,只是控制饮食,一没有将血糖控制达标,二没有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三远离了正常生活甚至营养不良导致了更严重的身体伤害,生命期限也会缩短。为了指标而牺牲生活的治疗模式是错误的。而且因为措施不得当,既没有控制指标,又失去了生活,还可能缩短寿命。高晓松母亲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而糖尿病人不止要控制指标,还要有诗和生活。改善生活方式,合理的药物治疗,既让你有健康的指标,也还给你健康的生活。

来源:肾病科普

作者:医院

李青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看到

我这个相亲经历,和那个标题为《关于我3月的一次相亲。》几乎一模一样,可能稍微比他好一点点。

本人今年25,今年大年初3,我妈给我介绍了一个相亲妹子,23岁。没有媒人,是街坊也是她的嫂子直接带到我家里面来的。(她跟她嫂子关系特别好)妹子特别害羞,在我家见面全程躲在她嫂子旁边,我根本看不到她的长相,身材很廋,那种病态的廋,(后来才知道cm,35KG)。然后聊了几句,让我们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sy/1433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