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冠状动脉造影(CA)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需静脉注射含碘造影剂用于血管和腔室成像。一项纳入,位患者的多中心研究显示,根据患者基础肾功能情况,含碘造影剂诱发急性肾损伤(CI-AKI)的发生率介于5.2%~26.6%(图1),不同输注途径(静脉vs动脉)的发生率相似。
CI-AKI是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伤(AKI)的第三大原因,仅次于肾灌注量不足和使用肾毒性药物。若将造影剂归为药物,药源性AKI占全部AKI的13%。
图1根据患者基线肾小球滤过率(GFR)功能,PCI/CA后CI-AKI和接受血液透析的百分比
CI-AKI的诊断
在临床实践和多数临床研究中,CI-AKI是通过给予造影剂72h内血清肌酐浓度升高来诊断的。然而,众所周知,血肌酐是肾小球滤过率的替代标志物,在检测肾损伤方面不敏感,20%的亚临床AKI时血肌酐不升高。
图2CI-AKI的生物标志物动态变化趋势
注射造影剂后反映肾功能的生物标志物动态变化趋势(图2):
注射造影剂后,GFR急剧下降,随后GFR恢复缓慢;
通常血肌酐在造影剂暴露后2~3天达到峰值;
肾小管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AKI的早期诊断特别敏感,包括CI-AKI,给予造影剂6h后即开始升高;
给予造影剂后24h内,反映GFR的指标胱抑素C(CyC)升高。
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学会(ESUR)对CI-AKI的定义是使用最广泛的诊断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注射造影剂后出现的AKI均由造影剂本身引起。还应考虑AKI的许多其他风险因素,包括肾灌注减少(如低血压或动脉粥样硬化栓塞)、低氧血症、低血容量、炎症和败血症(框2)。因此,应根据患者的AKI总体风险来预测CI-AKI的风险。
CI-AKI的发生机制
注射后,造影剂在血流中显著稀释(其最初非常高的粘度和渗透压大大降低)(图2)。
造影剂仅通过肾脏清除。造影剂在肾小球滤过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造影剂浓度在通过小管的过程中逐渐升高。
随着造影剂浓度的增加,由于肾小管液体粘度增加,肾脏对该药物的暴露延长。由于浓度-粘度之间呈指数关系,即使肾小管水重吸收的小幅增加也会大大增加肾小管液的粘度(图2)。根据上述关系,水化不足的患者发生CI-AKI的风险更高,因此现行血管内造影剂给药临床指南中强烈建议对患者充分水化。
含有造影剂的肾小管液在远端肾单位段变得更加粘稠(图3),降低尿流和血流流速,可能发生肾小管充血。
图3造影剂在肾脏的富集:造影剂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在通过小管的过程中被不断浓缩;相反,间质渗透压驱动肾小管重吸收水。
造影剂的理化性质能影响CI-AKI的发生率,造影剂的渗透压和粘度随着碘浓度升高而增加,高粘状态减慢肾脏对造影剂的清除。
表3常用造影剂的理化性质
对比剂引起的损伤包括一般过程,如细胞凋亡、低灌注和缺氧、肾小管动力学和肾小球滤过障碍(图4)。
图4CI-AKI的病理生理机制和预防策略
CI-AKI的预防策略
CI-AKI预防策略针对造影剂诱导肾损害的各种病理生理机制;然而,不包括扩容的策略,通常是失败。除降低小管和血管中的液体粘度外,常见的策略包括减少氧化应激、防止局部缺氧和减轻炎症反应。
表4不同基础肾功能患者在接受血管造影前中后的预防策略
*便于发生CI-AKI后启动禁忌透析治疗;
**操作前静脉输注等渗晶体3mL/kg/h×1h;
根据LVEDP确定初始晶体液输注策略:①13mmHg→5mL/kg/h×4h;②13-18mmHg→3mL/kg/h×4h;③18mmHg→1.5mL/kg/h×4h;
ACS,急性冠脉综合征;CI-AKI,造影剂诱发的急性肾损伤;CKD,慢性肾病;DM,糖尿病;HF,心力衰竭;IGFBP-7*TI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浓度×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浓度;L-FABP,L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VED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NGAL,中性粒细胞相关脂质运载蛋白;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TAVI,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小结
CI-AKI是静脉使用碘造影剂患者面临的重要问题,通过扩容、增加肾脏流量以去除水溶性造影剂是公认的预防措施。应当遵循使用尽可能小剂量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造影剂暴露。
CI-AKI缺乏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水化和使用他汀类药物是降低AKI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的首选策略,而使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抑制剂可能增加CI-AKI的风险。
参考文献
1.F?hlingM,SeeligerE,PatzakA,PerssonPB.Understandingandpreventingcontrast-inducedacutekidneyinjury.NatRevNephrol.Mar;13(3):-.
2.McCulloughPA,ChoiJP,FeghaliGA,SchusslerJM,StolerRM,VallabahnRC,MehtaA.Contrast-InducedAcuteKidneyInjury.JAmCollCardiol.Sep27;68(13):-.
3.PistolesiV,RegolistiG,MorabitoS,GandolfiniI,CorradoS,PiottiG,FiaccadoriE.Contrastmediuminducedacutekidneyinjury:anarrativereview.JNephrol.Dec;31(6):-.
4.VlachopanosG,SchizasD,HasemakiN,GeorgalisA.PathophysiologyofContrast-InducedAcuteKidneyInjury(CIAKI).CurrPharmDes.;25(44):-.
5.SuX,XieX,LiuL,LvJ,SongF,PerkovicV,ZhangH.ComparativeEffectivenessof12TreatmentStrategiesforPreventingContrast-InducedAcuteKidneyInjury:ASystematicReviewandBayesianNetworkMeta-analysis.AmJKidneyDis.Jan;69(1):69-77.
6.AlmendarezM,GurmHS,MarianiJJr,MontorfanoM,BrilakisES,MehranR,AzzaliniL.ProceduralStrategiestoReducetheIncidenceofContrast-InducedAcuteKidneyInjuryDuring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JACCCardiovascInterv.Oct14;12(19):-.
文章推荐:郭敏
文章来源:医脉通肾内频道
编辑:郭敏
编审:杜跃亮
肾内科
医院肾内科是漯河市成立最早的肾病专业科室,是河南省肾脏病质控漯河分中心、河南省血液净化质控漯河分中心、河南省腹膜透析质控漯河分中心,中国肾脏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网络成员单位,河南省血液净化联盟单位,河南省CRRT联盟单位,河南省肾脏病中西医诊疗创新专科联盟单位,中国肾脏疾病大数据创新联盟单位。科室设立肾脏病、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亚专科,拥有肾病血液净化专科医师14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7人,硕士研究生10人,肾病、血液透析、腹膜透析专科护士二十余名,其中中级以上职称近十人。
医院肾内科兼血液净化中心主任杜跃亮,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副教授,漯河市肾病血液净化学术带头人,漯河市第九批科技拔尖人才。担任河南省医学会血液净化分会常委、医院协会血液净化管理分会常委、河南省医学会肾病专业分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分会常委、漯河市医学会血液净化分会主任委员、漯河市血液净化质控中心主任、河南省高血压研究会第一届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科普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补肾活血分会全国委员、中国临床营养学会慢性病代谢管理组全国委员等学术任职。担任《中国现代医生》杂志审稿专家,《药物评价研究》杂志青年编委。擅长慢性肾脏病诊治与管理、免疫抑制剂临床应用、肾脏营养治疗及血液净化管理与质控等工作。
近年来,科室在杜跃亮主任的带领下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发展迅速,能开展肾活检、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床旁血滤、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血液吸附等先进的专科诊疗技术。率医院开展他克莫司浓度测定、他克莫司基因分型、淋巴细胞亚群计数、PLA2R抗体检测、肾小管功能检测、尿ACR测定、尿红细胞形态分析等国际先进检验专科技术。现有血液透析患者近人,腹膜透析患者近50人,每年肾活检例数超过例,引领着漯河地区肾病透析专业的发展方向,为本地区肾病透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科室注重科研创新工作,先后获得地厅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省级科研立项两项,漯河医专科研立项一项,与郑州大学一附院联合完成膜性肾病临床科研一项,目前开展膜性肾病精准诊疗临床研究,入选北京大学腹膜透析PD-TAP管理平台成员单位,近年来科室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三十余篇,发表SCI论文一篇,获国家实用专利两项。科室先后两次受邀参加中华医学会肾病年会壁报展览,两次荣获河南省肾脏病学会佳林豪基金。
医院肾脏内科公众平台
长按扫码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sy/13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