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医院

肾病知识评价肾功能,只靠肌酐就行你或


  谈到肾功能损伤,很多人会立刻想到肌酐,但你可能不知道,有一项指标,比肌酐更加准确,但在检测和判断过程中,有时经常被忽略。

  其实,肌酐并不准确

  虽然肌酐名气很大,但实际上并不能准确反映肾脏功能的受损程度。

  因为肌酐并不是内源性物质,除了肌肉代谢之外,也能从饮食中获得。肌酐从肾小球滤过,但肾小管并不吸收,而是随着尿液排出体外。由于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即使出现了肾脏损伤,只要剩下的肾单位能够完成排泄功能,肌酐就能被排出体外。

  所以,通常只有超过50%的肾单位受到损害,血肌酐才会升高。

  最理想的标志物

  在肾功能化验单上,除了肌酐、尿素氮、尿酸之外,还有一项叫做胱抑素C。

  这种蛋白质完全由机体产生,是一种内源性物质。更重要的是,胱抑素C只在肾小球滤过,并被肾小管完全重吸收,并且重吸收之后会被完全代谢分解,并不回到血液当中。

  因此,胱抑素C的血液浓度完全由肾小球滤过率决定,是监测肾小球滤过率的最理想物质。

  胱抑素C的临床意义

  在反映肾小球滤过率方面,胱抑素C比肌酐灵敏得多,是目前公认的反映肾功能状态的检测指标。尤其是高血压肾病和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检测,胱抑素C可谓居功至伟。

  但有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有的肾病患者血肌酐偏高,但胱抑素C却正常,这是怎么回事呢?

  按照前面所说,血肌酐升高需要肾脏受损超过50%,而更加敏感的胱抑素C应该在此之前就升高才对。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肌酐并非单纯的内源性物质,还有一部分来源于饮食,并且受年龄、性别、体型等多方面影响。

  (2)肌酐虽完全由肾小球滤过,但并不被肾小管重吸收,而且肾小管还分泌一部分肌酐。

  (3)某些肾小管损伤,同样会引起血肌酐升高,但肾小球滤过率并无变化的情况下,只会增加尿液中胱抑素C浓度的增加,不会引起血液中胱抑素C浓度的增加。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更多肾脏健康问题,点击“阅读全文”在线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sy/128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