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医院

院校解析丨南京中医药大学


历史沿革

南京中医药大学始建于年,历经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江苏省中医学校、南京中医学院、江苏新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恢复建制)等历史时期,是中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年更名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年开辟仙林校区,年列为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年成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学校于年入围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年成为教育部和江苏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建校之初,学校即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培养输送了第一批师资,编撰、制订了第一套教材和教学大纲,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模式的确立和推广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被誉为中国“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

教育实力

学校有国家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技术转移示范中心等多个科研平台。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总数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前列,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近2年在NATURE、JAMA、JOURNALOFCLINICALONCOLOGY、NATURECOMMUNICATIONS等杂志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名家云集。拥有国医大师6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学者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家教学名师和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者1人,全国名中医4人,涌现出一批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学校坚持引培并举,一批年轻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和江苏省特聘教授基金资助,一流的师资队伍为创建一流中医药大学积累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6医院,29医院、4个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和3所附属药业(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苏中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位元堂药业控股有限公司),各类教学及毕业实习基地逾百所。

院校优势

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中国大陆高校ESI机构排名位列第位。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个):中药学。国家重点学科(3个):中药学,中医医史文献,中医儿科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中医学,中医内科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学科(14个):方剂学,温病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肝胆病学,针灸学,药用植物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医医史文献学,中医护理学,中医脾胃病学,中医肾病学,中医肛肠病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19个):伤寒学,中医诊断学,临床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医痹病学,中医肿瘤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中医养生学,推拿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资源化学,中医药信息学,中医文化学,中医药管理学,中医皮肤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心病学。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药资源与开发,护理学。教育部第四次学科评估:A-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B+护理学;B-药学。

有理有“据”

新高考南京审计大学选科要求

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生质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sy/1221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