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葆,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年7月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年考取邹万忠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此后主要开展肾穿刺活检、肾脏病理诊断的研究工作。自年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掌握本专业的一般、疑难及危重病人的诊断、治疗,抢救了许多重危患者的生命。对肾小球疾病及肾小管间质肾病疑难、少见病例,有明确的诊断思路。曾参与编写学术专业书籍三部。临床主要工作为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肾病,急性肾功能衰竭等肾脏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95年、99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共两项,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95年获中华医学会首届中青年肾脏病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
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来诊时间:年4月15日(周六)
来诊地点:衡水二院肾内科门诊(门诊楼二楼)
联系人:王淑霞、孟金柳
联系(门诊)(血液透析)
为什么慢性肾脏病必须早期防治?
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发病率高、病因复杂、起病隐匿、并发症严重、死亡率高的老龄慢性。肾脏损害疾病。其病因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肥胖等代谢综合征及药物性肾脏损害。CKD起病隐匿,其临床表现不明显,人们早期就诊率低,当许多患者就诊时,病情已进入中期或晚期,常伴有心脑血管病,卒中、慢性肾衰竭或尿毒症等严重并发症,其死亡率高。
慢性肾病如不早期防治,病情将逐渐进展,直至发展到尿毒症,不仅损害患者的健康及劳动能力,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同时,将极大增加患者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实际上,早期防治率低已经带来严重后果。有20%~30%的肾脏病患者由于对肾脏病防治知识的缺乏,医院就诊时,往往发现肾功能已经发展至不可逆转的阶段。
只有做到早期防治,才能大幅度降低慢性肾病的患病率;对已有慢性肾病的患者来说,才可能显著延缓肾功能的恶化速度,推迟进入透析的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小透析治疗人群的规模,并为家庭、社会节约大量的医疗资源和费用。因此,慢性肾病必须进行早期防治。
慢性肾脏病的相关预防保健知识
1.什么是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是指肾小球滤过率小于60ml/min/1.73m2持续大于3个月或者肾损伤大于3个月,肾损伤是指肾脏病理异常或存在检测指标异常,包括血液、尿液异常、影像学检查异常。
慢性肾脏病是一个综合征,不是一个具体的肾脏疾病,是很多肾脏病所具有的一个共性的综合。慢性肾脏病这个概念的提出是肾脏病学的一个进展,是肾脏病学的一个进步,对肾脏病的预防、诊断与治疗取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2.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怎样呢?
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有增加的趋势,近20年来在人类主要死亡原因中占第5位到第9位。在国内,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约为8%-10%。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高血压的患病率逐渐增加,长期血糖控制不好、血压控制不好可以出现糖尿病肾脏、高血压肾病,目前这样的患者逐年增多,而且还有年龄提前、年轻化的趋势。
3.患了慢性肾脏病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危害?
患了慢性肾脏病,没有及时发现,没有及时治疗、没有坚持动态监测和治疗,或者说治疗效果不好,会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出现肾脏功能的下降,肾脏功能下降到一定的程度会发展为尿毒症,这个时候需要肾脏替代治疗,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透析或换肾,以维持生命,导致医疗耗费较大、生活质量低、生存时间缩短等等。此外,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据统计,有一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如高血压、心脏功能下降、心律失常、动脉硬化、脑出血等,导致死亡率增加、寿命缩短。
4.常见的慢性肾脏病有哪些?
慢性肾脏病不是一个具体的病,而是一个临床综合征,其中包括了很多的肾脏病,在我们国内,常见的慢性肾脏病包括包括下面一些肾脏病:慢性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尿酸性肾病、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药物性肾病、多囊肾、慢性肾衰竭等。
5.怎样发现自己是不是患了慢性肾脏病?
对患有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可出现一些症状或体征,比如颜面、眼睑、双下肢水肿,小便泡沫多,肉眼血尿,夜尿增多,腰痛,贫血,血压高等,出现医院进行检查。也有些慢性肾脏病患者没有上述症状,平时至多出现疲劳、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等他们一发现时就是慢性肾脏病晚期。一般来说,到医院进行小便常规检查,抽血做肾功能检查,做泌尿系B超检查等就能发现是否患有常见的肾脏疾病;对于糖尿病病人或者高血压病人来说,还要做尿微量白蛋白等检查。对于想要怀孕的妇女来说,孕前建议做个体检,患有慢性肾炎妊娠后可能会导致肾脏病加重。目前,医院进行体检的人逐渐增多;而在农村生活居住的每年去体检的人较少,甚至出现了身体异常不去检查到病情严重时才来治疗人也很多,随着医改的推行,这种情况有所好转。
赞赏
长按白癜风的专科中科白癜风国庆专家会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sy/1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