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有并发症症状,应及时进行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以下便是糖尿病并发症所需要做的各项检查及其意义,但也不是所有的项目都是必查的,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遵医嘱进行。
延伸阅读: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特点及预防
1、糖化血红蛋白检查(HbA1C):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与陈规血糖监测方法的结合,有助于指导糖尿病患者和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使血糖得到较好的操控,最终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危急性。
延伸阅读:在家就能测血糖,医医院查糖化血红蛋白?
2、24小时尿蛋白检查:对防范早期糖尿病肾病有诊断意义。升高显示有早期肾病。
3、胰岛素或C肽检查:C肽与胰岛素之间有稳定的比例关系,且不受胰岛素抗体的干扰,所以测定血中C肽水平,可以反应内生胰岛素的水平,还可了解β细胞的功能。
延伸阅读:要想胰岛素降糖效果好,必知这七点
4、尿酮体检查:酮体是体内脂肪代谢的中间产物,正常人尿中酮体含量极微,定性试验为阴性。尿中酮体过多称酮尿症,可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娠强烈呕吐、子痫、强烈运动、饥饿、应急状态等。
5、血脂检查:定期检察血脂,因为很多糖尿病患者许多并发症都是在高脂血症基础上发展的。操控好血脂,操控好血糖。
6、缺血的检查:下肢体位试验:糖尿病足患者的在抬高下肢30-60秒钟后可见足部皮肤明显苍白,肢体下垂后可见中部呈紫红色。如果静脉充盈时间(足部皮肤由苍白转红润的时间)在15秒以上,说明该下肢供血明显不足。
7、电生理检查:应用神经传导速度肌电图检查,可早期发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
8、微循环检查:一般是通过活体显微镜直接观察糖尿病病人手指甲皱的微循环变化,微循环异常常提示有微血管病变。
9、X线检查:可发现动脉壁钙化、骨质疏松和破坏、骨髓炎及骨关节病变等,一般作为常规检查。
10、眼底检查:糖尿病人一旦有眼部自觉症状,往往已经错过治疗的最佳时间,所以建议应在半年至一年检察一次眼底,糖尿病主要损害视网膜的微小血管。早期表现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所以眼底检察就可以看出微血管的变化。
延伸阅读:早做眼底检查,避免糖尿病致盲
11、肺部检测:糖尿病肺结核发病率比非糖尿病高3-4倍。
12、心脏检测:糖尿病性心脏病变临床上常在无心脏病表现的糖尿病人身上发觉,实时做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测十分必要。
延伸阅读:一图读懂
糖尿病的心脏危害
13、肝脏检测:半数以上的糖尿病臃肿患者有脂肪肝,应该留意做肝脏超声及血脂检测,以便实时选用降脂药。
14、胰脏检测:有助于知道伴有胰腺病变的糖尿病。B超可发觉胰腺病变,胰腺弥漫性纤维化或钙化,胰管结石,假性囊肿,这些病变坚持5年以上,伴有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约半数患者有隐性糖尿病,糖耐量后果特殊。10%~20%患者有显性糖尿病。对近期发生的脂肪泻,因素不明的顽固性上腹痛、腰背痛,做B超检测可发觉胰腺肿瘤。
15、肾病:首先检查尿常规,如果尿常规化验显示蛋白阴性者,还应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如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或随意尿的尿白蛋白与肌酐的比值。有时还可检查肌酐清除率和血清生化(包括尿素氮、肌酐、电解质等)。一般每两三个月测定一次。此外,患者还应注意自己浮肿、尿量减少等情况。
延伸阅读: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需注意什么
16、神经病变:患者平时应注意自己有无四肢麻木、感觉异常,如有上述症状,医院检查,必要时还需做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等。
延伸阅读:简单三步判断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
17、糖尿病足:患者需每天检查双足一次,观察有无皮肤温度和颜色变化、感觉变化,有无破损和感染等情况,若发现异常,医院检查。
延伸阅读:糖尿病足怎么治疗
18、大血管病变:患者平时应注意有无胸闷、胸痛、心慌、一侧肢体无力、说话不流利、走路后下肢疼痛加重等异常。若发现异常,医院检查,可根据具体病情做心电图、活动平板试验、心脏超声、血管B超、心肌同位素显像、冠状动脉造影等,以进一步明确病情。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最安全的方法 白癜风的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mx/3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