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医院

科普哪些人更容易患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慢性肾脏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高,成为该病的高发地区。因其发病隐匿,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往往不易被发觉,不能得到及时治疗,往往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了解慢性肾脏病的易患因素,对于早期预防和治疗非常重要。

自身因素

不同类型肾脏病的好发年龄、性别均有不同,所以不同年龄与性别的人群都应该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肾脏,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防患于未然。

  1)年龄:儿童应注意遗传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过敏性紫癜导致的肾脏病等。儿童最多见以“肾病综合征”表现为特点的微小病变肾病,对激素治疗敏感,但易复发,成年后可能发展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感染性肾炎也较常见,所以当发生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猩红热等感染时,家长应该重视,及时并彻底地治疗。中青年除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外,需注意结缔组织疾病、感染和药物等引起的肾脏损害;老年人则应注意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良性小动脉肾硬化、肾淀粉样变、肿瘤相关性肾病等,或系统性小血管炎肾脏损害。

  2)性别:如肾盂肾炎好发于女性,特别是育龄期、妊娠期妇女。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年轻女性好发,多累及肾,也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各类“肾杀手”

很多人平时忽视自己的健康,直到症状严重时,方来就诊,从而延误诊断与治疗,导致尿毒症。许多慢性肾脏病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但具有以下危险因素的人群发病率明显增高。

1)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20~40%的糖尿病患者有发展为糖尿病肾病的可能。多数为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多在5年以上,常同时伴有眼视网膜病变、末梢神经炎等糖尿病并发症。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注意饮食,适当运动,积极监测与控制血糖,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以便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进行干预。

  2)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造成肾小球内高压和血管硬化,导致肾缺血、肾小球硬化等,表现为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夜尿增多,严重者可引起肾功能减退。所以控制血压达标对保护肾极为重要。除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休息,保证睡眠,适当运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应控制盐的摄入量。

  3)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器官包括肾的功能逐渐减退,尤其是患有心血管疾病和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人更容易得慢性肾脏病。老年人尤须警惕动脉硬化带来的肾损伤。

  4)代谢性疾病:①高脂血症:高血脂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也易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硬化可以引起肾缺血;②高尿酸血症:过多的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肾脏引起尿酸性肾病,高血尿酸还可以导致动脉硬化,当血尿酸逐步增高,尿酸盐结晶日积月累,患有痛风性肾结石的可能性便会增加。

  5)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肝炎、结核、艾滋病、血吸虫病等,也能导致肾功能损伤。

  6)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如果发现有脱发、光过敏、关节肿痛、无痛性口腔溃疡等症状,同时尿常规和肾功能有异常的话,要尽早到肾脏病专科就诊。

  7)滥用药物或不规范用药:药物性肾损害也是慢性肾脏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药物通过肾排泄,有一些药物是具有肾毒性的,长期使用容易对肾造成伤害,如氨基甙类抗生素、解热镇痛类药物、造影剂、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及中成药。某些保健品、减肥药也可能造成肾脏损害。

  8)肾脏病家族史:研究表明,除了一些遗传性和先天性的肾脏病外,很多慢性肾脏病有家族聚集倾向,相对于没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人,家族中有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人更易患肾脏病。

  9)不良生活方式:长期使用电脑工作的人群易患肾脏病。我国肾脏病发病职业调查中有一个现象值得引起大家的注意,即长期使用电脑工作的人群占16%。这部分人共同特点是每天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缺乏运动;长期加班、熬夜、失眠。所以要多锻炼以增强体质,注意保证足够的休息。

  10)其它:泌尿系感染,尿路梗阻,以及高蛋白饮食、吸烟、过度饮酒、低出生体重的人群也易患慢性肾脏病。

推荐阅读

伤肾食物知多少?也许你天天都在吃!尿毒症出现贫血吃点什么好?这两类食物搭配还不错得了糖尿病却发现肾脏“坏了”?这些征兆你不能忽视

肾内科医生

呵护健康,关爱肾病

医在指尖——长按







































北京中医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用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mx/25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