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品牌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随着放射诊断技术和介入治疗的发展,造影剂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而频繁使用造影剂则可能产生一些问题,如“造影剂肾病”。很多患者担心造影检查给肾脏带来损害,甚至拒绝一切造影检查,是否有这个担心的必要呢?
什么是造影剂肾病?
“造影剂肾病”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使用造影剂后2至天内发生的急性肾损伤(血肌酐增高≥26.5μmol/L或≥基础值的1.5倍)。它是造影剂使用后的常见并发症,在肾功能正常患者中的发生率1%-10%,而在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肾毒性药物使用人群中的发生率为25%~50%。
造影剂肾病有什么症状?
轻症可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其诊断主要依靠血液学检查。但也有患者可出现少尿、无尿、皮疹、过敏性休克等症状,甚至出现肾功能急剧恶化,需透析治疗。
造影剂肾病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合并存在肾功能不全、糖尿病、心力衰竭、血容量不足、多发性骨髓瘤、肝功能异常以及高龄(>70岁)等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病率会大大增加,以上患者应更加警惕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造影剂的选择
根据渗透压的不同,造影剂可以分为三类:高渗性、低渗性和等渗性;根据结构,造影剂可以继续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其中,高渗性造影剂导致肾功能损害的风险最高,然后是低渗性造影剂,等渗性造影剂的风险最低。此外,造影剂的剂量越大,发生肾病的风险也越高。因此,应该尽可能选择等渗或低渗非离子型造影剂,并且尽量减少造影剂用量。
如何预防造影剂肾病?
1、监测肾功能:在注射造影剂前及检查后应当进行血肌酐监测。
2、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造影前1-2天应停用非甾体类消炎药以及其他肾毒性药物。糖尿病患者应停用二甲双胍,在医生的建议下选择其它降糖药代替。
、造影前及造影后需要充分水化,并纠正血容量不足,这样可以减轻造影剂的肾毒性。多采用静脉补液的水化方式,也可通过口服补液来增加尿量,防止对比剂在肾小管内形成结晶,而减轻肾脏毒性。需要注意的是:因大量静脉补液可能加重心力衰竭,因此对于肾衰竭患者和严重心力衰竭者应个体化,避免水化疗法所致的容量负荷过重、心力衰竭等风险。
4、尽量减少造影剂使用次数,延长两次造影的间隔时间,减少单次的造影剂使用剂量。
因此,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造影剂;如必须行造影检查者,应在造影前积极纠正诱因,使用低肾毒性造影剂,并给予水化治疗。造影后,及时监测血肌酐水平,从而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
指导专家
刘旭生
主任医师,教授,广东省名中医,医院肾病大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教授,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慢性肾病)负责人,国家区域中医((华南·肾病)诊疗中心负责人,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全国第二届百名杰出青年中医。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肾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肾病分会会长,中国产学研促进会中医药防治肾脏病联盟理事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擅长: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慢性肾衰竭,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中医药配合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
供稿:医院肾病科揭西娜
执行编辑:吴远团
审核校对:庄映格
责任编辑:宋莉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mx/18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