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年纪不大,肾功能已经出现明显下降”,这是看到检查报告后张主任说的一句话。30岁的小杰与多数年轻人,年轻有为,有理想、有抱负。凌晨1点半,大部分人早已入睡,他却依然做着策划方案,客户的要求必须要满足,只能加班改方案,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但他的身体却不在允许如此高强度的工作,近段时间频频出现恶心、头晕的情况。半年前,医院体检,结果查出尿常规异常,检查尿蛋白2+、潜血2+,肾功能虽没有明显损伤,但这些都是肾脏病的前兆。但当时他几乎没有任何症状,不疼不痒地拿了药,回家吃了几周后,再也没有复查过。近段时间他浑身乏力、吃不下饭、还头晕恶心的厉害,才来做检查。最终检查结果显示,尿常规尿蛋白3+、潜血3+,血生化肌酐μmoI/L、尿酸μmol/L,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50ml/min,已经处于肾功能不全阶段,基本上是到了肾衰竭的前半阶段了。肾衰竭的判断标准是什么?慢性肾病的发展如果持续恶化就会出现肾功能的衰竭。判断肾衰竭的标准,通常要看三项关键指标:一肾小球滤过率,低于29ml/min,二血肌酐超过μmoI/L,三肾脏B超显示,肾脏出现明显萎缩。慢性肾病的发展分为肾功能代偿期、失代偿期、肾衰竭期、尿毒症期,那么前两个时期及时控制是可以逆转的,肾衰竭期积极控制也不一定会尿毒症。尿毒症阶段也不一定要透析,关键是看自身表现的情况。肾衰竭前,采取3种及时干预方法,或可避免恶性结果发生!尿蛋白早期阶段肾脏处于代偿期,说明肾功能受损并不是很严重,个别肾小球出现纤维化发展,当仍有大部分肾细胞还在继续发挥作用,且没有出现纤维化。此时多数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仅有尿蛋白、潜血,及时进行降蛋白和消炎治疗,完全可以逆转局面。消除蛋白尿及潜血,有两点措施:1、抑制炎症反应的反复发生。采取抗炎药物针对肾脏病灶进行对症治疗;2、注意低蛋白饮食及免疫力的提升。肾病的发生多与免疫缺陷相关,避免病情持续恶化因此提高抗病能力非常关键;此外针对尿蛋白,还需要减少高蛋白食物的摄入,有助于消除尿蛋白。高血压初期阶段影响肾功能进展的一大因素就是高血压。肾病早期往往不会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但有部分人会头晕、乏力情况,随着肾功能的恶化,血压开始出现异常。肾病3期比较常见,多与尿蛋白同时存在。血压升高会造成肾脏血流供应不及时,肾小球动脉高压,加速肾衰竭的发生。因此也是防治肾衰竭的关键部分。控制血压升高,一方面坚持服用降压药。肾病中早期比较常用的降压药包括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如沙坦类、普利类药物,降压的同时也能起到稳定蛋白尿、保护肾功能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保持肾功能自身的稳定。肾功能与高血压是相互影响的。可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重视剩余肾功能的保护,血压也能持续稳定。血肌酐升高后阶段血肌酐反应的往往是肾病中后期阶段,当肌酐值升高表明肾功损伤过半,肾小球滤过率出现开始下降。这个阶段的治疗不单纯的是降低肌酐指标,更重要的是稳定肾脏血流情况,保证毒素的代谢。加速毒素代谢,第一要保持血压、血脂等影响血流稳定的指标稳定,第二可以通过中医疗法进行调理,肾脏受损后血液毒素蓄积增多,局部血液流通不通畅,采取艾灸、药浴等传统中医疗法,有助于促进血液流通,活血化瘀,且为受损的细胞提供良好的肾脏环境,肾功能恶化减少,病情也能逐渐稳定。肾病的发展分为不同时期,那么肾病早期仅有轻微的尿蛋白及时治疗,一般可以控制稳定甚至完全恢复,不会出现血压高、血肌酐升高的情况,因此一旦发现病情要及时处理,别耽搁。(注: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mx/17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