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原创文学与您一路同行★
处处能发光的“金子”
文/张前进
大家常说一句话:“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这句话用在90后退伍士兵李光身上很贴切。李光,年出生,山东烟台人,豁达的性格、魁梧的身材,近一米九的个头,绝对是孔武有力山东人的典型代表,说着一口浓重的胶东话,还具有海边人特有的古铜色皮肤,笑起来,脸颊上有两个小酒窝,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怀揣着绿色军营的梦想,年底,李光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驻香港部队士兵。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驻港部队招兵条件要比一般部队严格的多,有种“万里挑一”的架势,能当上一名驻港兵是十分荣光的事,不亚于考学、提干。他凭着自身过硬素质,“过五关斩六将”被顺利录取,成为了令人羡慕的驻港兵。
在军营他是好兵一个
年11月15日下午,18周岁的李光离开家乡烟台乘机来到深圳同乐营区,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新兵连生活,开始锻造这块“好钢”。凭着踏实能干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军事素质,他成为新兵连重点培养的好苗子。年驻香港部队参加香港回归15周年阅兵,李光被选为陆军方队第三排的排头兵。香港五六月份气温高达三十四五度,烈日炎炎,他在训练场一站就是3个多小时,衣服湿了干,干了湿,都全然不顾。有一次,清朗的天气瞬间变得雷雨阵阵,好多战士都因此患上了感冒,吃上了感冒药。他心里明白,一旦生病发烧就可能耽误训练,训练一旦耽误,很可能就失去了阅兵机会,之前的努力也就付之东流了。李光硬是咬紧牙关坚持着,最终他稳稳“占据”着第三排排头的位置。阅兵当天,他们受到了国家最高领导人检阅,之前吃的所有苦与累都被这份激动给荡漾开来。
在深圳营区经过一年的培训,年11月25日,李光所在连队正式进驻香港,他成为了名如其实的驻港兵,而且更为自豪的是,不仅成为了驻港兵,而且还是驻港部队中三军仪仗队的兵。用烟台话说:“展扬”(骄傲自豪之义)。在别人看来,穿着光鲜笔挺的礼服,手握卡宾枪站在国旗下是那么的威武,那么的荣光。其实荣光背后的辛酸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单调、枯燥的步伐训练是家常便饭,有时为了纠正一个动作,需要不厌其烦的训练上百遍,盐渍的军装,裂口的皮鞋诉说着他们训练的苦与累。
当兵四年,李光没回过家一次,年3月从山东老家探亲归队的他又接到了大阅兵任务,这次阅兵地点不是在香港,而是去北京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阅兵。这次阅兵是新中国历史上第15次大阅兵,是进入21世纪以来第2次大阅兵,其重要意义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号令就是命令,李光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探亲休假的美好,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紧张阅兵训练之中。原42集团军以师为主体,从驻港部队、海南省军区、原41集团军等部队精选了近1万人进行选拔阅兵人员,当时训练地点在广东省汕头市飞机场的跑道上,汕头天气异常闷热,飞机跑道上除了口令就是飞机的轰鸣声,枯燥、烦燥的氛围有种让人窒息的压抑。是脱层皮咬牙坚持着?还是灰溜溜地“逃走?李光思想上产生了激烈交锋,绝不能做电影《冲出亚马逊》里那几个撞钟的孬兵,他最终坚定了决心意志,全身心投入到阅兵训练中。经过十几轮的淘汰,近万人的队伍最终仅有多人进驻北京参加阅兵训练,其余人员全部退回到原单位,李光就是多人中的佼佼者。
七八月份的北京烈日当空、酷暑难耐,一天除了8小时睡觉和三餐以外,其余时间都在训练。单人与单人之间,排与排之间,方队与方队之间的评比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可以用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来形容他们。每个阅兵方队都体现着一支抗日队伍辉煌经历和战斗精神。李光所在的方队代表着华南游击队。华南游击队是抗日战争时期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在华南抗战的人民革命武装被统称为华南游击队,主要包括东江纵队、琼崖纵队、珠江纵队、韩江纵队、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等6支武装力量。在艰苦卓绝的八年全面抗战中,华南游击队各武装力量对日伪作战余次,歼灭日伪军2万余人,抗击和牵制日伪军15万余人,立下辉煌战绩。这次阅兵,又在他军旅生涯中写下了浓重的一笔,不仅实现了进京阅兵的愿望,而且还在北京火线入了党,属于双喜临门。
挥泪离别第二故乡。年是他当兵的第5个年头,也是服役期满的最后一年,李光又接到了一项任务,对参加军事夏令营的香港青年学生军训。他本以为这些弱不禁风的青年学生会在接下来军训中会叫苦连天的,结果是这个铁骨铮铮的山东大汉被青年学生的训练热情和爱国热情所感动,在酷暑高温下,青年学生们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的,还有的学生问李光长大以后怎么才能当一名解放军,他们也渴望跟叔叔们一样当解放军保家卫国。头脑灵光的李光回答也是恰到好处,对他们说:“你们现在就是合格的军人啊。”
年11月21日,是李光终生难忘的日子。服役期满他即将离开可爱的第二故乡—香港。那晚他彻夜未眠,眼泪湿润了枕巾。那句“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那时那刻用在了他的身上。清晨,他坐上返往深圳的大巴车离开了香港。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军人的职业是短暂的,是光荣的,我的青春奉献在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守卫着东方明珠我自豪,我的汗水洒满在这里,我骄傲。”
在警营他是好警一名
退伍返乡的李光也跟其他退伍兵一样开始寻找工作。不久,一家销售公司被他辉煌的当兵经历和过硬素质所吸引,公司给他抛出了橄榄枝。李光应聘到那家公司,而且他业绩做的也不错。业绩虽好,但不是心仪之地。在公安局发出招聘辅警的“英雄贴”后,他毅然辞掉待遇优厚的工作来公安局当了一名辅警。
警营生活是军营生活的延续。成为一名辅警后,李光依然保持着军人本色,立志要在警营这片沃土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入警后的职责是机关保卫工作和保安队伍的日常管理工作,他秉持着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精神,参与机关安全保卫工作一丝不苟,训练保安队员一板一眼,很快成为支队的业务骨干,李光入警仅仅两年时间,年年被评为优秀辅警和学习之星。他既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同时也是文体活动的积极分子,在篮球、游泳、唱歌等赛事活动上,都能见到他积极参与的身影。在公安局“我和我的社国”大合唱比赛中,他又站到了C位上,成了合唱队的核心人物。前不久,他又被抽去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誓师大会暨全警实战大练兵启动仪式。真应了那句话“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也充分证明了,李光能力不一般,墙内开花里外都香。
在社会他是好人一位
李光不仅工作出色,而且还是一位具有正义感的热心肠。今年初,领导安排我负责组织机关党团文体活动,刚开始我有点畏难情绪,感觉来机关时间不长,对其他部门人员不熟悉,沟通协调和组织活动肯定会不顺畅,甚至是左右碰壁。有时越怕什么就越来什么,正在我发愁犯难时,活动一项一项接踵而至,就拿组织赴昆嵛山红色革命根据地开展党性教育锻炼活动和庆七一升国旗这两项活动来说,在路线勘察、物资准备、活动组织等工作上,李光积极帮我出主意想对策,他这个90后比我这个80后表现的还干练。
“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李光不仅热心助人,而且具有侠义心肠。在公交车上发现小偷时,他第一个站出来,勇于维护群众利益。年正月十五晚上七点左右,正在逛街的李光,看见身旁的一家麻辣烫店着火,他立即冲了进去,原来是麻辣烫店使用的一个煤气罐着火了,他迅速拎起着火的煤气罐子冲了出来,并及时扑灭了火。遇到这种情况,人的潜意识是赶紧逃离,防止危险波及到自身。李光当时也没有穿警服,即使他不出手救援,也没有人会对他产生异议。如果是别人可能会这么做,但李光不会,倔强耿直、侠肝义胆的他潜意识早把闻令而动、有警必出作为人生信条。最让人感动的是,李光扑灭火后,拨开人群匆匆离开了。
“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从军他是精兵,从警他是骨干,做人他是榜样,李光这个90后热血青年就如同一块“金子”放在哪里都能发出耀眼的光芒。
作者简介
张前进,年10月出生,山东安丘人,年12月入伍,年毕业于天津军事交通学院汽车指挥专业。历任保卫干事、组织干事、政治指导员、宣传干事等职务,曾先后在多家报刊杂志发表过文章,年转业从事公安工作。
重要提示
1.来稿字数需要以上,含个人简介方可加注原创标识。
2.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后台自动过滤,费时编辑后将导致无法推送,请自尊。
3.了解征文事宜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mb/11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