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
多年致力于研究慢性肾脏病以及心血管并发症的表观遗传机制,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对肾脏损害与防治,也曾多次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中国肾病的发展与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自己的尿液?尿液的颜色和形态其实是可以反映我们身体健康状态的。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泡沫尿与肾脏的关系,阅读本篇文章您将了解到肾脏疾病的危害、治疗肾脏疾病的误区、肾脏疾病的易发人群和预防肾脏疾病的小妙招。
废话不多说,让我们跟着医院的章主任一起来全面认识一下肾脏疾病吧。
肾脏疾病是沉默的杀手
在正式讲解肾脏疾病之前,章主任给我们解释了为什么出现泡沫尿有可能预示着我们已经患上了肾脏疾病。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
一般来说,我们的肾脏一旦受损,它的滤过膜就发生了变化,不该漏出去的蛋白就漏出去了,也就出现了泡沫尿。如果不是尿蛋白导致的泡沫,10秒左右就消退了,超过10秒还没有消退的,那就代表你的肾脏很有可能出问题了。
一个肾的重量其实只有三两左右,两个加一块也才半斤左右,但是它的工作量可不小。
它每天大约要过滤升的水,其中的1%形成我们可见的尿液。除此之外,肾脏还要维持人体水分、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排泄代谢废物,控制血压,促进红细胞生长和保持骨骼健康。由此可见,肾脏的作用非常重要。
肾脏疾病早期患者没有明显不适,往往被大家忽略,人们大都在进行体检或因为其它疾病就诊才发现肾脏疾病,所以我们也把慢性肾脏病称为“沉默的杀手”。
而出现明显症状时,肾脏病往往已经处于比较严重的阶段,部分年轻的患者到尿毒症期才感到不适,这时已经太晚了。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
既然肾脏疾病如此可怕,那我们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确诊患者已经患上肾脏疾病呢?除了通过泡沫尿来自检外,医院都是采取尿液检查、肾功能、肾脏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来确诊患者是否患有肾脏疾病。
所以在这里我们也要提醒各位朋友,如果自己的身体素质不是很好,医院做常规体检是预防肾脏疾病的有效方式之一。
知道了肾脏疾病的发病率高,并且也知道了如何确诊患有肾脏疾病,接下来我们肯定是想知道肾脏疾病是如何治疗的。
在肾脏疾病的治疗方法上,民间一直流传着不少的说法,有对的也有错的,那么就让我们继续跟随着章主任,一起来看看肾脏疾病治疗的误区有哪些?
肾病治疗的误区有哪些?
误区一:肾病需长期服药
肾脏病是否需要长期服药,需要从疾病的发病类型和发病程度决定。我们的肾病分为急性肾脏病和慢性肾脏病。
急性肾脏病:或者说是急性肾功能衰竭,若能早期发现并控制诱发肾脏病的因素(如药物,大量出汗或腹泻导致的体内容量不足,剧烈运动后横纹肌溶解等),肾功能恢复正常后可以停药,仅需长期规律性复查尿液和肾功能即可。
慢性肾脏病:由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等慢性疾病导致的肾脏病需要长期服药控制原发疾病,把血压、血糖和血尿酸等控制在相应的范围内;原发性肾脏疾病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这些药物需要在肾脏病专科医师的密切监测下使用并调整用量,当尿蛋白量等指标控制在特定的范围内可以逐渐减量甚至停药。当然,不管是继发性肾脏疾病还是原发性肾脏疾病,定期复查肾功能和尿液是必不可少的。
误区二:激素可以治愈肾病
我们在临床上确实有一些肾脏病,表现为眼部脚部等发肿,这种情况是用糖皮质激素来进行治疗的。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
但是也有一些肾脏病,单一使用激素治疗是不够的,尤其是成人的肾脏疾病,其病理的类型各不相同,单一使用激素治疗是不够敏感的,往往需要添加其它的药物治疗。所以,激素只是治疗肾脏疾病的一种手段,并不能治愈肾脏疾病。
误区三:一旦透析无法停止
我们知道肾病到了严重的阶段就是尿毒症,尿毒症患者如果开始了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要想摆脱掉是不可能的,但事实却不尽如此。因为每个人的原发病不一样,导致出现尿毒症的原因及诱因也不完全一样。
对于急性损伤患者如果能采取有效的办法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摆脱透析是完全可能的。对于慢性肾脏病急性加重而透析的患者,透析可以改善患者体内的水分和浓度,这些患者才是需要长期透析的人群。
误区四:肾病是“不治之症”
很多人觉得得了肾病,就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伤害,所以觉得它是不治之症,其实在早期查出肾病的时候,完全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积极防治相关疾病,就能使病情很好地得到控制。
相信大家知道了这些肾脏疾病治疗上的误区后,对肾脏疾病治疗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都知道再好的治疗都没有提前预防有效,那么肾脏疾病的预防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开始呢?肾脏疾病的高发人群又有哪些呢?让我们继续跟着章主任来一探究竟。
肾脏疾病高发的人群有哪些?
肾脏疾病高发的人群主要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讲,一些慢性疾病和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都会导致肾病。
慢性疾病
1.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造成肾脏病变及血管病变;
2.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会引起肾脏血管硬化(肾动脉狭窄)及肾小球硬化;
3.心血管疾病患者:心力衰竭、冠心病等容易导致肾功能减退;
4.高脂血症患者:高脂血症可引起血管硬化,导致肾动脉狭窄和高血压;
5.长期服药患者:一些特异性药物毒副作用较大,长期服用会造成肾病的发生;
6.有肾脏病家族史者:家族中有蛋白尿、多囊肾、遗传性肾炎及透析患者。很多肾脏病是呈家族性群发的,有的患者一家人都有程度不一的蛋白尿、血尿,这和家族基因相关。
不良的生活习惯
1.吸烟:吸烟会刺激交感神经,升高血压,造成肾脏负担而影响肾功能;而尼古丁可直接伤害肾脏。2.大量饮酒:可直接引起高尿酸血症,同时饮酒者伴不良饮食习惯亦可导致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可导致肾损害。3.肥胖患者:肥胖人群常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高血糖,这些都是导致肾脏病的因素。4.饮水不足者:饮水不足会导致肾脏供血、供氧不足,从而对肾脏造成损伤,一个正常人一天应该保持ml-ml。5.长期憋尿者:憋尿可导致膀胱的压力增加,一方面损伤排尿肌,导致尿频和尿失禁;另一方面也会使膀胱的尿液和病原体逆行至肾盂,引起反流性肾脏病和肾盂肾炎,长此以往可以导致肾脏损害。另外,憋尿还增加患膀胱癌的风险。6.高盐饮食:过多摄取盐会造成大量水液滞留在体内,加大肾脏代谢负担导致患病。一个正常人的日均摄盐量应不超过6g。
看了上面的介绍,相信细心的朋友肯定会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正常人的日均摄盐量应不超过6g,但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我们控制不了的话可以用一些增味剂。
预防肾脏疾病有妙招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健康的知识)
我们常说的代替盐并不是这些增味剂能够代替盐的口感,而是在做菜的时候多加一些这样的食材能够不影响口感,同时还能够对我们的健康有益。
1.咖喱粉
咖喱粉其实混合了20种不同的香料,包括黄姜粉,香菜,小茴香,这些香料对健康都是大有裨益。黄姜粉中含有一种多酚——姜黄素,它有助防止肝损伤、预防老年痴呆,而且还具有抗炎症的特质。
香菜含有少量的褪黑素,它能降低与肥胖相关的心脏疾病的风险。这种橘黄色的调味剂可以加入到多种膳食中,因为它本身就已经是一种香料的混合物。
2.细香葱
细香葱香味浓烈,你可以撒在任何一种菜肴上,美观又调味。另外,这种味似洋葱的香料还能对抗食物中毒。细香葱中的抗氧化物还有助于减少患癌症的风险,并且它还含有少量的维生素K、A以及C。
3.肉桂
如果你喜欢偏甜的食物,那么肉桂就是个好的选择。往红薯或燕麦中撒点肉桂,不但能增加食物的甜味,还能为你的健康加分。乔治大学的研究者发现,肉桂有助于降低血糖,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4.生姜
味蕾会因为这种根茎香料而愉悦,并且你的肌肉也会为此而高兴的。年刊登在《痛》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每天吃姜能减轻因运动造成的肌肉酸痛。另外,姜有助于预防结肠癌。
5.醋
醋不像草本或辣椒那样能为健康大加分,但它是一种无盐、低热量,却也能丰富食物的调料。猪肉和鸡肉可以配上香醋,牛排可以配果味醋,鱼干可以配混有草本的醋,它的应用性非常的广。
看完上文的您,学会了吗?
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网络
编辑:小健
校审:夏旭东、张曦
责编:张敏
如果您想及时收到更多健康知识
简单三步,置顶健康大问诊哪家白癜风医院治疗好白癜风医院石家庄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jb/3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