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医院

AKI与PD高级医院医联


KI与PD高级研讨会:医院医联体及肾脏病中心联盟启动会暨肾脏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于年10月20日-10月21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本次会议由南京医院(医院)肾内科主办。该医联体是由医院肾内科牵头,包括了医院医联体成员单位、医院、医院,是一个非营利性协作联盟,旨在更好地完善肾脏病会诊、转诊,搭建肾脏病数据库及研究,开发肾脏病检测新项目及临床应用推广。

此次大会内容丰富精彩,诊治指南与规范、诊治研究与进展、诊治新方法与技术、疾病康复、学科专业建设、临床RCT与转化医学研究等,涉及面广、实践性强,并邀请了各地肾脏病领域的专家、教授就相关诊疗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详细阐述。

年10月20日下午举办了医院肾脏病中心联盟启动仪式及会议开幕式,由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张波主持,首先,医院肾内科科主任邢昌赢教授对我科概况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我科创办四十余年来所做出的成果,以及对未来的展望。医院医务科薛强科长首先致辞,表达了医务科对该联盟开展的肯定及日后工作的支持。随后,医院占伊扬副院长对参会的同道表示热烈欢迎,肯定我院肾内科所做的工作和成绩,并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和学术交流等。随后全国知名专家们就各自议题进行了精彩纷呈的演讲。

会议掠影

医院医院主任医师梅长林教授分别从AKI的流行病学、诊断进展、治疗进展3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其诊治进展。首先,梅教授向我们介绍了AKI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AKI的延迟诊断是AKI死亡独立危险因素。然后回顾了由ARF概念发展为AKI及AKD概念的过程,认为基于肌酐、尿量的AKI诊断标准存在诸多缺陷,并向我们介绍了目前AKI诊断的早期生物标志物,以及其团队自主研发的“仅需15分钟“就能早期诊断的AKI仪器。最后阐明AKI治疗没有特效方法,重在预防,从能量摄入、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利尿剂、药物及RRT几个方面对症治疗,着重介绍了CRRT精准剂量与不同溶质清除之间的关系,强调液体管理的重要性。

医院副院长杨莉教授为我们带来AKI的预警与早期诊断的内容,目前我国AKI的检出率仅为2%,其中1\4结局死亡,1\2结局演变为CKD,而肾脏科医生的早期介入干预对于急性肾损伤的预后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通过血液以及尿液中的maker,可早于血肌酐变化之前识别出急性肾损伤,去除诱因及对症治疗,减少死亡及慢性化的发生。

西安交通大学一附院医院副院长蒋红利教授为我们带来保证透析质量的相关内容。日本血液透析5年以上的存活率大于50%,最长透析年限高达48年,而我国5年以上透析的存活率仅小于30%,这其中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透析液与透析膜的质量,内毒素<0.Eu/ml,细菌<0.1CFO/ml的超纯透析液可显著降低β-M的水平,Elisio-M3透析器膜可显著提高透析效能,我国目前在完善透析质量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上医院肾内科主任叶朝阳教授向大家介绍了AKI的血管通路选择与维护,包括了中心静脉导管材质的选择、不同位置静脉导管的寿命比较、导管感染后的封管方式、导管的转归以及DOQI指南要求。这对临床医生在今后对AKI病人血管通路的选择方面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南京医院院长季大玺教授主要阐述了AKI管理的质量控制以及KDIGO指南对CRRT开始时机的建议。季教授表示,当出现生命威胁事件时,要尽早开始CRRT治疗,而在其他AKI患者身上,CRRT开始的时机仍然存在争议。

郑州大学肾脏病研究所副所长王沛教授为我们带来CRRT的容量管理内容,CRRT凭借其低效、缓慢、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的特点,成为脓毒症患者辅助治疗的一大手段。脓毒症因其体液丢失、血管对缩血管物质反应低下、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因素,低血压休克成为其临床一大特征,早期的液体复苏有助于肾脏功能的恢复,但是液体复苏的同时也应避免容量负荷过重。

医院肾内科科副主任毛慧娟教授主要向大家介绍了CPFA在CKD/MODS患者上的应用。CPFA与其他血液透析方式相比,有着筛选系数高、相容性好和平衡内环境等优势。并且用数据有力地向大家证明了CPFA在治疗MODS患者过程中还有升高血压、减少升压药的使用。

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张波教授为我们带来造影剂肾病的相关介绍。造影剂肾病常发生于PCI术后的病人,传统治疗方法是水化、碱化,近来的研究表明,N-乙酰半胱氨酸因其乙酰基与巯基的作用,对抗氧自由基的生成,增加还原性谷胱甘肽的合成等作用,有助于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

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俞香宝教授,以其从事血液透析工作20多年专业临床经验,从血透内瘘假性动脉瘤的处理、深静脉表浅化以及人工血管移植技术等方面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血透疑难血管通路的建立与维护。

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邬步云博士介绍了CRRT抗凝技术,从出凝血风险评估到抗凝方案的制订,具体介绍了抗凝药物选择及使用剂量。同时对于临床上HIT、肝衰竭及高粘滞血症患者的抗凝难题向我们提供了治疗建议。

医院肾内科科主任邢昌赢教授在卫星会上向我们介绍了醋酸钙在CKD-MBD中的应用,认为含钙磷结合剂(醋酸钙、碳酸钙)的使用会增加高钙血症风险,需限制其剂量。其中,醋酸钙的磷结合能力是碳酸钙的2-3倍,但对血钙的影响小于碳酸钙,在临床上对于血钙不高患者应作为降磷首选。对于高钙血症患者,目前常使用不含钙的磷结合剂,包括碳酸镧及司维拉姆。

不绝于耳的掌声混杂着求知若渴的目光,伴随秋日的余晖,缓缓地结束了这半日的思维碰撞。

作者

孙连芹/章颖等

编辑

李畅/徐玮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engshis.com/sbjb/12185.html


当前时间: